央视网 > 综艺 > 中国好歌曲新闻

蔡健雅摇身一变“蔡导师”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 10: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蔡健雅

蔡健雅

     她是天王天后眼中的魔鬼制作人,也是爱烤甜点的可爱女生。她有点严厉,不温不火,钟意红色高跟鞋,有“机器恐惧症”。12月10日,随着《中国好歌曲》四大导师全员到齐,自称“一面对摄影师就讲不出话”的音乐才女蔡健雅即将为中国原创音乐的复苏注入新鲜的活力。她说音乐中的感性也有逻辑和层次,就像自己身兼蔡老师、蔡大厨、蔡导师等多重身份。不爱撒娇,不太幽默,却从来敢说敢做。

不温不火“天生臭脸”,不爱烤甜点的的生物学家不是好歌手

  听到蔡健雅这个名字,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歌手不太“火”,因为她的性格总是不温不火,没有太多表情的面容像是在提前和陌生人划清界限。“我以前真的没有很多朋友,而且我的脸也长得很凶,我天生臭脸。”

  性格上的小孤僻让蔡健雅从小时候起就开始与众不同,当别的小朋友都在游乐场愉快的玩耍时,她却只在一旁看着,用她的话说这是习惯观察:“因为从小就孤僻,所以你会躲在一个角落,去观察他们的表情,两个人同样在做一个东西,眼神、手法不同,气场就不一样。就像是以生物学家的姿态,用放大镜去看。”拆过录影带,摆弄过电线,小小年纪的蔡健雅就已经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看世界。她就像一个躲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小发明家,顶着厚厚的金钟罩铁布衫,有时也会羡慕其他孩子的无忧笑容,却依然坚定地过着自己看似坚强时而软弱的小日子。

  蔡健雅的童年生活不是在游乐场渡过的,五线谱六弦琴也被她列入了不爱玩耍的“黑名单”。很难想象,如今的唱作才女竟是个儿时排斥音乐的小女孩。爸爸妈妈让她去学钢琴和小提琴,她却偏偏不爱。据说当年,蔡健雅的真爱其实是烤甜点,八九岁时就混迹厨房,研究各式各样的港式甜品。不过尽管排斥,小小的蔡健雅却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特殊感应:“我对乐器特别敏感,你给我一个五线谱,我听了旋律,我就大概就能弹出来。”很多年后,这种特殊的感应才被她自己定义为喜爱:“到了15岁的时候,我突然非常想学钢琴。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唱歌,当时就觉得唱歌轻松好玩,完全没想到要当歌手。后来我发现了创作这个东西,发现能写自己的歌,我才会走现在的这条路。”

最辉煌的时刻最失意:“我能唱红别人的歌,但那不是我自己的。”

  很多音乐人都是因为从小就热爱音乐而走上创作的道路,而对蔡健雅来说,创作的初衷其实是为争一口气。学生时代的蔡健雅已经开始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一次机缘巧合,她加入了一群年轻人玩音乐的小乐团。“那个时候我还在念书,念工商管理,有一点像半工半读。白天上课,晚上驻唱。毕业以后又不想去公司上班,就继续在pub唱歌。”

  当时的蔡健雅很年轻,她喜欢这样无拘无束地唱出自己的心情。学生时代的想法总是很单纯的,不求轰轰烈烈做大事业,但求能够自给自足挣些零花钱。如果不是那一次的挫折,她或许从未想过就这样结束三年翻唱表演的生活。那一天,蔡健雅和乐团的小伙伴们正在练习新的翻唱曲目,突然来了灵感的蔡健雅建议把这首歌重新改编,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乐团中资深团员的极力反对。“当时键盘手却叫我闭嘴,他认为我根本不懂音乐。”

  这个事件让蔡健雅感到尴尬又受伤,于是第二天她就去乐器行,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木吉他,决心证明自己。“一个女生当场被骂,那时候真的是很不服气。但又很无奈,自己不懂音乐,却觉得自己很懂音乐,内心很倔强。我就一边看着和弦书,一边学吉他,我要证明我可以!”或许是天赋使然,丝毫不懂乐理的蔡健雅硬是用自己知道的和弦拼凑成了歌曲的旋律,一写就是30多首。就像荒芜已久的泉眼突然被疏通唤醒,灵感之泉一发不可收拾。

  这段不完美的驻唱经历开启了蔡健雅的音乐创作之路,跌跌撞撞前行,坎坷不断却一直坚持着。2006年,蔡健雅凭借公司眼中卖得并不好的专辑《双栖动物》,摘得了中国台湾第17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台上的她扬起微笑,心中却深深叹息:“当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不喜欢音乐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音乐。因为现在唱的歌不是我写的,都是唱片公司要我唱的。”刚出道时的蔡健雅觉得“会写歌”是自己最大的优势,然而辛苦创作数载,最终却只得到一句“你现在没有市场,没有人要你了”。“因为他们觉得我写的歌不够商业。我可以选择放弃,但重点是,我知道我还可以写歌。”

  现实的残酷让蔡健雅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明确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不愿妥协的她最终结束了与唱片公司的合约,带着3个月的房租去了台湾,从零开始。“我觉得每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或许这是一个安排。曾经为了取悦大家,也去唱一些我觉得很棒的情歌,《无底洞》不是我写的,《Beautiful love》也不是我写的,我有过把别人写的歌唱红的经历,但是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没有觉得我的声音很特别,其他人也可以唱这些歌。好声音有太多,但如果我真要在音乐上有贡献的话,还是得透过我自己的音乐。”

来做导师是“万万没想到”,要用独门绝技寻找“好歌曲”

  当一切洗牌重来,蔡健雅对于音乐、市场与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这三者之间从来都不存在矛盾,因为首先,你要学会做自己。勇敢扛起做决定的责任,自己的音乐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想音乐人有责任要告诉社会,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我们该听什么样子的音乐。而不是你们告诉我们,要怎么做音乐,要写什么样子的歌,让你们可以在KTV唱到爽。”这份音乐人的责任,也最终促使素来怕上电视的蔡健雅加入《中国好歌曲》的阵营。能让这位个性十足的音乐人克服“机器恐惧症”的良方,或许也只有 “原创”二字。对于创作人来说,能有一个舞台让幕后的音乐人走到台前,着实是件善事。“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当导师,但这样一个节目纯粹是因为创作,我觉得很有趣。”

  “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音乐创作人,现在市场都是看大嗓子飙来飙去,谁谁谁是好声音,谁谁又唱得很棒。但是很多好声音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歌给他们唱。所有的光环都是在歌手头上,没有人会记得写歌的人是谁。”这样的被冷落难免让创作人忿忿不平,也使得他们缺失了创作的热情,少了那股动力。在蔡健雅看来,写歌的人更应该被尊重,被欣赏。“一首歌被一个歌手唱红了,歌手红了,创作人未必会得到版税,不公平。所以我希望在这个节目里,我们可以让大家看到创作人创作一首歌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告诉听众一首歌不是让你随便消遣的东西,你要去看到他为什么会写这首歌。”

  对于将会在舞台上出现的原创音乐,蔡健雅也表示相当期待,天赋异禀的她更有独门绝技来辨别好歌曲:“我很小的时候听收音机,听到一个旋律,我直接都会唱。如果它是一个好歌,我会更敏感,所以我今天来到中国好歌曲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会记得一首好歌。”

   而对于选歌的类别,蔡健雅则把“可能性”作为最大标准。“我想听的就是一些惊喜,一些让我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刚听就会觉得有好多可能性的。因为编曲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影响一首歌的命运的,编曲做对的时候,找对声音就会帮这首歌加分。”

channelId 1 1 1
留言评论
分享
分享到:
标签切换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