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谁能断言这就是回家路呢?
《衡阳晚报》的报道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耒阳灶市镇一个在上世纪70年代任支部书记的退休老人,拿着载有这篇报道的报纸,在灶市镇的7个村子,挨家挨户地跑了6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丢过孩子的家庭。老人兴奋地告诉了报社。《衡阳晚报》社也陆续接到很多读者提供的线索,最后目标集中在一个名叫李丛香的人身上。
得知此消息,秀秀马上从黄岛坐船到《青岛早报》社。通过互联网,秀秀很快见到了耒阳灶市镇李丛香一家的照片。她盯着照片一动不动地整整看了15分钟,没任何表情,没任何言语。一旁的姜宝虎也没打扰她:20年的光阴啊,平静反映在她脸上,不平静沸腾在她心里。
从网上的照片看,姜宝虎和同仁们觉得李丛香一家人和秀秀长得非常相像,秀秀也有同感。但她们记忆中有两处出入很大:一是年龄,李丛香丢失的孩子和秀秀自己说的年龄相差一岁;二是秀秀被抱走的时间,李丛香说女儿被人抱走时是晚上10点多钟,而秀秀说是白天。
从照片看双方有相像之处,且秀秀和李丛香夫妇都是O型血。姜宝虎和《衡阳晚报》初步判断,耒阳灶市镇的李丛香有可能是秀秀的亲妈。但秀秀记忆中的家乡能不能在灶市得到印证,这些只有等到见面才知道。姜宝虎考虑带秀秀南下认亲。
姜宝虎问秀秀:如果李丛香不是你生母怎么办?她说:不是我就继续寻找。你是不是非常想见这个人?是的!然后她不断地打电话催问:什么时候去呀?
衡阳方面也打电话来说:李丛香在家整夜整夜地失眠,想见秀秀。双方都迫切地想要相见。
经过一个月的寻找,6月15日,姜宝虎终于带着秀秀踏上了南下认亲的列车。无论结果如何,秀秀在回家的路上终于迈出了新的一步。
列车上,秀秀的心飞到了千里之外。她和以前已判若两人,话也多了,显得活泼可爱。车上的两个晚上,秀秀一直处于兴奋之中,眼睛没闭一下,她毫无睡意兴高采烈地和姜宝虎聊天。
正好那天是端午节,列车长知道了秀秀寻亲的事,高兴地请她吃粽子,说:这粽子叫相思粽,粽子代表着相思;祝愿秀秀和她生母的相思,在他的列车上有个圆满结局。
秀秀在列车上度过了一个令她倍感温馨的端午节,众人的关心一点一点地驱散了她心中郁积的忧愁。
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终于在6月17日夜里赶到了衡阳市,双方约定,第二天前往李丛香家见面。秀秀又是一夜无眠。
四、亲子鉴定让人瞠目结舌
翌日晨,秀秀一身新装,满脸喜气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几夜无眠她不仅毫无憔悴,反而精神焕发,她把这个日子看成是隆重的节日。
那几天衡阳正下暴雨,而且已整整下了7天。那天早晨出发时,雨还在不停地下,大家觉得这似乎是个不好的兆头。但一到李丛香住的村子,天突然晴了,太阳出来了,刹那间每个人的心情都灿烂起来。
村头已等候着好多村民,李丛香听说秀秀到了,匆匆从家里一路跑来,一边跑一边嘴里叨念着,途中几个趔趄险些跌倒。在离秀秀20米远时,她突然站住了,眼神定定地看着秀秀,流露出一副让人难以想象的目光,嘴唇颤颤地嗫嚅着,从无声到有声:……是她、是她,就是她!突然伸开双臂冲上前去,紧紧抱着秀秀嚎啕大哭起来……
旁边围着的数十个村民,看着这感人的一刻,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一些婶子大娘抑制不住呜呜地哭出了声……一旁的姜宝虎也止不住热泪盈眶,举着照相机想抢拍照片,可泪水模糊了眼睛,不知道擦了多少次,还是难以调准焦距,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擦去泪水,睁大眼睛看清图像调准焦距,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
然而,就是此时,大家也不能确认她们就是亲生母女。最不能肯定的就是秀秀,她当时心里非常矛盾,因为毕竟分离了20年,20年的岁月风霜已磨蚀了她对母亲的记忆,对抱着她痛哭流涕的这个人,她一遍遍地问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吗?她真的是我亲妈吗?而且她脑子里对家乡的印象得不到验证。李丛香居住的村子周边根本没有湖,也没有像黄鹤楼一样的建筑。
后来,一个村民说,修京广铁路时,把他们村的一个湖填平了,上面覆盖着铁路线;秀秀所说的那个黄鹤楼一样的建筑,就在离村子一公里的地方,是耒阳城一个古老的城门,上世纪80年代末被拆除了。姜宝虎让村民在他的采访本上把古城门的样子画出来,楼是什么样的?台阶是什么样的?路在什么地方?湖在城门的哪个方位?画好后姜宝虎把它合上,翻了几页,又让秀秀画。结果两人所画相同。
从见面的那一刻起,李丛香就认定眼前的秀秀是自己丢失的女儿,人们也不难发现她们长得确实相像。而且,秀秀记忆中的铁路、小湖和黄鹤楼样的建筑也都在这个村子一一得到了印证。
故事至此,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美好的愿望能否变成现实,还必须等待最后一个重要环节——DNA亲子鉴定。
两个月后,秀秀和李丛香夫妇的DNA亲子鉴定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鉴定结果令所有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秀秀与李丛香夫妇不存在亲生血缘关系。秀秀的眼泪夺眶而出。
姜宝虎立即掉方向去福建继续找线索,目前为秀秀寻找亲生母亲的工作还在进行。
对秀秀来说,回家的路也许还很长,但经过这几个月的寻母经历,她已经变得越来越坚强、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