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青藏线上的年轻人(2002年10月31日)


  

  占中国领土八分之一的西藏,是惟一没有铁路的省份。2001年2月,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青藏铁路终于开工建设了,这将标志着西藏经济的全面发展。

  我是《中国青年》杂志社的一名记者,听说先期投入青藏线的勘测人员90%都是年轻大学生,他们为什么放弃都市而选择荒凉?作为生活在都市可以悠闲地享受各种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同龄人,我实在难以理解。听说那里的一个勘测队曾在一个月内,因治疗高原反应,竟用了1500副输液器;一位司机为接送因高原反应而危及生命的队员,跑车16000公里……这些年轻人为何可以不顾自己年轻的生命?是金钱、房子、职称待遇,还是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我踏上了青藏高原。

  一、头疼欲裂呼吸困难,死神在向我悄悄靠近

  这是我从事记者行业以来走得最远的地方。我和同事将从格尔木出发,沿着青藏铁路的勘测点进入藏区。临行前,杂志社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氧气瓶和抗高原反应的药品,我却不以为然:高原反应究竟有多可怕?然而当我们的车一到五道梁,青藏高原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

  我们在资料中看到一句话:西大滩得病,五道梁送命。五道梁是个非常难过的关口。因为从格尔木的海拔3000多米,突然一下子上升到海拔4000多米,人的高原反应一下就全聚集在一起了。一到五道梁,我们就感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整个头就像要炸开一样地难受,只得吸着氧气开车,继续前行。

  有句话说:到了五道梁,千万莫停脚。可我们这一晚上正好在此住下来了。我没告诉大家说我感冒了,只称有点不舒服。结果到晚上就特别难受,那种感觉非常恐怖:脑袋疼得发胀,好像胀得特别大,我用绳子把头紧紧地扎起来,才稍许减轻了点疼痛。临睡时,同事看到我感觉不太好,就把他的被子和大衣全压在我身上,可我仍感到很难受,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好不容易合上了眼,半夜里喘不过气来又憋醒了,上气不接下气好像人不行了,插上氧气还是很难受,只好起身坐着。头痛欲裂和喘不过气的感觉,使我心里笼罩着一种浓重的死亡恐惧,我怕我一旦睡下去就起不来,一旦合上眼就再也不能睁开。就这样坐到想捱到天亮。

  这次采访任务是我争取来的,即使身体如此强烈不适,我也不能逃避或提出返回,只要我不死,就要咬紧牙关挺过去!青藏线上勘测的那么些年轻人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不也是这么挺过来的吗?我坐着心里这么想着,不知怎么就晕晕乎乎地迷糊过去了。

  早晨6点多醒来,我一睁眼,就看到窗外灿烂的阳光,心情为之一爽:呵,我终于熬过了这难过的一夜!

  二、这里碰到的每一个难题,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经历了临近死亡的恐惧,我开始逐渐认识青藏高原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那些长时间坚守在青藏线上的年轻人,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呢?刚去时,我也不理解,所以老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在这儿拿多少钱?其实很多事与钱无关。

  在勘测13队,我接触了一个西南交大1998年毕业叫索坎社的队员,他很有个性,他的队长对我们说:索坎社是个牢骚大王,你们要小心听他的话。其实发牢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儿工作很累,身体有些受不了,最主要的是找不着女朋友。没女朋友的人家介绍了,女方一听男方这么个条件,都很难谈成;有女朋友又很难维持下去。所以他们都很发愁。索坎社是个计算机高手,如果在城市里,他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都会比这里好得多,所以他牢骚就特别多。有次我们跟他聊了一晚上,他第二天早上仍要出工:牢骚归牢骚,咱们能有这么一次参加修建青藏铁路的学习机会,已很满足了。牢骚发完了,咱就使劲干活吧!这是个非常可爱的年轻人,他很真实,不在你面前掩饰什么,他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他说:在青藏铁路冻土勘测时,你每碰到的一个难题,都是世界性的难题。但都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去解决的,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事。

  很多人不理解在冻土层施工的难度究竟有多大?所谓的冻土,我们在来的途中已明显地感觉到了:因为青藏高原夏天的温度可达到零上30、40度,冬天却是零下30、40度,这两个温差形成的拉裂力,造成一些地段的公路翻浆,有的被扭曲、断裂,地表的硬非常不稳定,这也是铁路为什么从50年代勘测到现在,这么多年一直没修成的原因之一。

  研究冻土是他们勘测队的任务。因为冻土只能在冬天进行研究,所以他们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我们去采访时是夏天,条件好一些,天气暖和,氧气含量充足,也只能达到内地的二分之一,冬天连三分之一都没有,空气稀薄导致呼吸困难。但冻土研究须在温度最高和最低的情况下进行,所以他们常年在唐古拉山和风火山口驻扎,一年四季都在那里工作,就特别辛苦。

  有个队员叫王铁英,由于不适应这里的温差大、空气稀薄,他隐瞒着连续几次便血的情况不告诉队里,自已强忍着坚持工作。队长发现后强行要送他下去。这个30多岁的汉子哭着不肯走:如果我没参与青藏高原这么一条铁路线的建设,将遗憾终生!为了表示决心,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队旗上:让队旗作证,我决不离开,要和大家一起参与青藏铁路建设!

  三、冰冷的钻杆可以粘掉皮肉,随时有可能把人冻僵

  艰苦这个词很抽象。可用在他们身上具体就是这么个状态:那里没有建筑材料,没法盖房子,大家都住在简易帐篷里。白天队员们在外面忙于勘测,晚上在帐篷里睡觉,得穿上专门配发给他们的所有的红衣服,戴上皮帽子,否则晚上绝对睡不着。洗脸的毛巾挂在帐篷里,早晨起来全部冻成冰条,拿都拿不下来;凿冰浇水做饭。这些艰苦都不会伤及人身。最可怕的是那种极度的严寒,它会使人的毛细血管胀裂,稍微一碰它就破了,血刚一冒出来就冻住了。野外严寒中的钻杆,能粘掉人的皮肉。有个队员工作时手冻麻木了,被冰冷的钻杆粘掉了一层皮他毫无知觉,晚上睡觉时,在被窝里一暖和,突然觉得手疼,一看才知道手上皮全部被粘掉了。

  特别的严寒还造成很多危险。在海拔5700多米唐古拉山,就是夏天都很难见到一整日是晴天的。唐古拉山在藏民的心目中是一尊山神,是一尊易怒的山神。有句谚语说它:一日经四季,十里不通天。就是在一天中经历春夏秋冬;从山底垭口往上走,走到山脚下就热得受不了,但上到山顶绝对是每天几乎不可避免地雪暴。

  有一次采访驻扎在唐古拉山口的一个队伍,我们挑了个最好的驾驶员,开着辆最好的汽车,跟队长一起上山了。

  车到半山腰时,就遇到了暴风雪,雪粒夹杂的冰雹,把车顶打得当当响;到山顶了,车陷在雪里,雪抵着车门都推不开。几人从车窗里爬出来,把车门边的雪清理开,再使劲把冻住的车门弄开。

  往勘测点走去时,大家都穿着专门配发的特制防寒衣,整个把头蒙起来。在山顶逆风行走异常困难,我当时还带了照相机上去,可拍照片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逆风走时,狂风夹杂着雪粒冰雹直往脸上打,重的能把脸打破流血,大家一个个只好背过身子退着走。一直这样退到勘测点处,再冒着狂风卷起的漫天飞雪进行艰苦地工作。

  唐古拉山是很难上去一趟的。勘测队员们实行24小时三人轮班制,每上去三个人干够24小时才换班下来。钻井机必须一直不停的工作,如果没能及时上油,钻井机就停下来冻住坏掉了。所以三个人必须时刻不停守在钻机边,那里也没什么遮挡物。我们上去后,远远地看到三个人像雪人一样一身雪白的在那里工作着,只能看到他们脸和手。他们在那儿维护、上油、取样等,站着工作一天一夜,也只能站着或活动着,否则一坐下来,人就有冻僵的可能。

  我当时有一种感觉: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真正有脊梁的男子汉!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几人当时就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直以为:这种情景只有在夸张的电影中才能看到,可现在就在眼前咫尺间。在雪山的世界里,这些和我一样年轻的兄弟们,这些远离城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身体和全部热血,打造着他们的精神方舟!

  然而,就在那一天,我也知道了:他们将有可能承载高原留给他们一生的病痛。

  四、从西藏采访归来,我在一段时间内写不出东西

  人到高原后,心脏会慢慢变得肥大,适应高原这种缺氧的环境。可大了后就再也变不小了。若将来再回到平原地区,就会出现一种叫醉氧的症状,就是成天昏昏沉沉的感觉特别不舒服,这是没办法医治的。

  当地藏民看到这帮人这么多年为改变当地的面貌、提高藏民的生活水平而日夜操劳、辛勤工作,对他们非常尊敬,给这些勘测队员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红衣天使。反倒是我们内地有些人到那儿后不理解他们。有一次,勘测队员在一个饭馆里吃饭,正好有家电视台人员在那儿做节目,也在那里吃饭,只有一张桌子了,大家坐在一起了。没想到那些拍电视的人说:老板,能不能给换张桌子,我们不和这些民工坐一块儿吃饭。队员们听了非常难受,他们在那里奉献了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生命,却得不到别人理解,这让人怎能想得通?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精神。在青藏高原,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这就是青藏精神。在那些年轻的青藏线勘测队员的每一顶帐篷上,都写着这样的话:在青藏高原,你会发现理想!什么理想?就是为了这个事业,愿意付出你的所有!

  采访结束后回到北京,我有一个月的时间写不出东西,青藏高原上那些年轻的勘测队员在暴风雪中的身影一直在我脑子里闪动,他们的话语笑声一直在我心中回响。想起自己以前过的那种浅薄浮躁、充满欲望的生活,为一些哪期的稿子发少了、哪期的钱拿少了的小事而感到不公平……想想青藏之行,和青藏线的那些年轻人相比,真是非常渺小。

  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我终于写出了关于青藏线年轻人的采访稿,经多个媒体转载,引起强烈反响。其实我还是没有把他们最好的东西表述出来。做记者就是这样,每一次的采访报道都会留下遗憾。你去经历了、看到了、体会了这些东西,但你不能把它完完全全真实地表现出来。但是有这样的经历,我觉得一辈子都不会后悔!这次青藏之行,我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而且我的心灵被他们高尚精神的明灯照亮。

  目前,勘测任务已经结束,青藏铁路预计在2007年建设完成。几代人的企盼,将在他们的手中成为现实。这就是骄傲!这就是高原赋予他们美丽的理由!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