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在顺利完成了对格罗夫山陨石搜集和埃默里冰架钻探工作后,顺利回到了祖国。中国逐步迈入了世界南极考察的大国行列。然而在这个行进过程中,历史永难忘记第一次去南极的科考队员的生死历程。
一、进 发 途 中
如今60岁的王明洲,曾担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声像室主任,当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南极科考队的电视摄像,他用镜头记录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全过程。
我国第一批科考队去南极的主要任务是开辟一条从中国到南极的航线,并创建中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当时我国在南极还没有立足之地,在国际上对南极有关问题也没有发言权,这在国际上来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太不相称。所以我国在南极建立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当务之急。
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远赴南极的科考编队乘着"向阳红10号"科考船,在上海的码头踏上了航程。
"向阳红10号"是我国自己生产制造,也是我国当时性能最好的一艘科考船。但这次航行对科考队员和"向阳红10号"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这是有史以来我国的科学考察船头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去进行科学考察,航行的路上,科考队员们都感到既兴奋紧张,又新鲜好奇,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认真严谨地边走边干、边观察边记录……
就在考察船向目的地南极进发途中,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在接近赤道时,"向阳红10号"的主机发生了故障:有几个汽缸坏了,考察船抛锚了。在炎热的赤道气候下,船员们冒着40几度的高温,在狭窄闷热的船舱里穿着短裤、背心,大汗淋漓地进行紧张抢修。为了抢时间准点到达目的地,不耽误去南极的航程,船员们日以继夜地拆卸、修理机器,排除故障。
两天后,故障排除了,考察船重新开始了驶向南极的航程。后来,考察船又出现过两次故障,但都被及时排除。经过28天的航行,"向阳红10号"终于载着考察队员们进入了南极地区。
南极的冰山和企鹅,在队员们眼前展开一幅清新的画面,但如何尽快熟悉这一海域的航线,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进入南极海域后,考察队把长城站建在什么地方?当时并没有确定具体位置。为了考察的顺利、方便,考察队把在阿根廷时租的一架直升飞机,放在考察船上了;又聘请了一位对这片海域比较熟悉的阿根廷船长,协助考察队对建南极站及其沿途航线的考察。上船后,这个阿根廷船长就负责指挥考察船的航行;考察队也跟着他熟悉沿途的航线及学习他的有关经验。驾船走了一遍后,考察队的海图也就绘出来了。
就在考察队在南极海域用直升机选择建站地址时,当地气候发生突变——一股巨大的南极强气旋朝"向阳红10号"席卷而来。
二、海 上 遇 险
南极强气旋的风力大大超过了我们通常在天气预报中所说的12级台风。"向阳红10号"考察船本身抗风能力的保险系数是12级,若超过12级,船可能就不行了,随时可能发生沉船、翻船事件。在猛烈的南极强气旋中,考察队员们测出每秒的风速是38米多,大大超过了考察船的承受力,常年在大海上进行各种考察的队员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吹得人们左摇右晃地站不稳脚跟,一个个都必须紧紧抱住一个固定物,不然就会被这个南极强气旋刮走。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仪器观测项目都不能进行了,强气旋把仪器吹得根本固定不下来。船上的领导以为这个强气旋很快就会消失,于是让大家等风过去再进行工作。可等了一个多小时,风不但没停没减小,反而还越刮越大,掀起十七、八米高的海浪。考察船就像一片落在狂风巨浪中的树叶,一会儿被抛到波峰上,一会儿被埋进浪谷里。被抛到波峰上时,整条船悬在空中,螺旋桨都露出了水面--这种在技术上叫飞车的现象,很容易导致发生事故。因为螺旋桨必须有阻力才能进行正常运转,若一旦悬在空中没有阻力地飞速空转,就会烧毁发动机。发动机一旦损毁,失去了动力的考察船,势必要翻沉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之中。随着汹涌起伏的巨浪,考察船又被抛进了浪谷,一个大浪盖下来,哗地整个船就没入浪中,瞬间又像潜水艇似的从水里冒了出来,紧接着又被抛上波峰……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里不停的反复。气势汹汹的海浪接二连三地发出千钧之力,把船上5吨的钢铁吊车全部打烂,甲板上有的铁皮都被打掉了。更危险的是,考察船承受不了滔滔巨浪的如此打击、重压,船体的钢板出现了裂缝。倾刻之间,考察船就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状态之中:一旦裂缝加剧,就会势如破竹,前面一裂开,后面的就会顺势撕开大口子……船上的229条生命危在旦夕!
险恶的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那个被聘请来的阿根廷的船长,也是首次遇到这种危急情况,他大惊失色:"完了完了,今天完了,船不行了!"即跑出驾驶台,惶然无措地脱离岗位放弃了指挥:"我已无能为力了,大家快做最后的准备吧!"他慌张地往身上绑了些压缩饼干和在海上视为珍贵的淡水,踉踉跄跄地跑上甲板准备驾飞机离开。实际上他不可能走得了:那么大的风,飞机不能起飞。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坚决要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船上其他人见此情景,大家愤怒地相互搀扶着来到直升飞机旁对他怒目而视。那个阿根廷船长一看这阵势,也没敢上飞机,又转身回去了。
与此同时,大多数考察队员都在强气旋中,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自已的岗位上,各负其责地保护仪器、固定器材……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表现出中国人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三、冲 出 风 浪
这时,考察队的领导通过船上的广播,婉转地通知大家:做好弃船准备。队员们都紧张地忙碌起来。王明洲也在做着充分的准备:他把拍好的20多盘录像带及一些有关资料,先装在塑料袋里,用密封胶带封好,再放进木箱中。他当时想:如果船真的沉了,这个漂在海上的箱子被谁捞起来,就会知道这是中国考察队的……不仅如此,王明洲当时还扛着摄影机上了驾驶台:即使船要沉了,害怕也没用,风照样不会停;即使趴着不动,风也照样刮,不如趁现在还有机会,我干脆多拍点录像。
驾驶台在船的高处,船在起伏的大浪中剧烈摇摆,高处的驾驶台上摆幅更大,里面根本站不住脚。几个船员被王明洲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来,我们帮你。"他们抱腿抱腰抱胳膊,前后左右蹲着站着靠着地把王明洲"固定"在驾驶台里。就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王明洲把在南极强气旋中,大海掀起的滔天巨浪袭击考察船的部分过程用录像记录下来了。
也就在这时,有些船员把写着"我们是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叫什么什么名字,在南极考察……"等等情况的纸条,装进啤酒瓶里封死,一旦考察船万一翻沉,就扔到海里作为漂流瓶,如果有谁捡到打开的话,就知道中国考察船出事了。
"向阳红10号"在迅猛的南极强气旋和滔天的海浪里挣扎着。这时,前方又出现了新的险情。
南极有个特殊景况,就是海中冰山众多。而且冰山相当大,往往看到露在海面上的只有几百米、几千米长,实际上水面下有几公里、十几公里长。往往从海面上看好像还有一段距离,其实船底已碰上了冰山。特别是在这种狂风巨浪中,船若一旦碰上去,就会一下子被撞得粉身碎骨。所以,考察船在顶着猛烈的风浪前行时,还要躲避被强气旋迎面刮来的冰山……
在阿根廷船长脱离岗位不干了的情况下,这时驾驶考察船的是中国的张志廷船长,他冒着危险驾船顶风破浪、躲避冰山艰难地颠簸前行。只要有一线希望,考察队员们就要坚持抗争。当时除了张志廷船长外,船上的其他几个副船长全都来到驾驶台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帮助张志廷共同驾驶"向阳红10号"考察船驶离险境。他们随时喊出不同的口令,躲风浪避冰山……这样没吃没喝地几个人坚持了一天多,在驾驶台上连脚都没挪开一下。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考察船闯过了冰山群,冲出了强气旋海域,229名考察队员脱离了险境!
尽管刚刚脱离危险,队长带着王明洲一行人马上乘直升飞机去寻找、选择适合建站的方位。经过几次考察后,决定在南纬62度,西经58度的乔治岛建立我国的第一座南极科考站。但有个问题是,智利已在中国科考队建站选点边建了一个考察站。当智利考察站的人看到停泊的中国"向阳红10号"考察船和空中的直升机时,知道中国人要在这里建考察站,他们就设置障碍,把中国考察队的建站之处都插上小旗子,说这地方归他们所有。
四、登 陆 建 站
当时我国的考察队员跟智利考察队方面据理力争,说南极是国际共有的地方,不是哪一个国家的,谁要是说哪片土地属于哪一个国家的,是没人承认的;我们中国要在这里建站,对南极进行考察,是要为整个人类做贡献,不是为某一个国家的利益、局部的利益。智利方面最后只好拔掉旗子,通知中国先遣队的队员们登陆。
受水深条件的限制,"向阳红10号"只能停靠在离乔治岛1000米的地方。
1984年12月30日,科考队员们乘坐小艇,分批登上了乔治岛。张明洲第一批上去,因为录像,他要提前到达占好机位。别人都空着手,他得扛着机器在后面追着拍。
身穿防寒考察服的中国考察队队员们,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登陆了。张明洲把这个壮观的场面激动地摄入了镜头。作为13亿中国人的代表,考察队员们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张明洲扛着摄像机,一边拍一边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簌簌地流了下来,滚落在南极的土地上:在学校、在单位,甚至在天安门广场,他都参加过或拍摄过升国旗的场景,可哪一次都没有这次这么壮观,这么令人激动!这不同的感觉,使张明洲从心底里涌出一种自豪和骄傲。
此时,留给科考队建站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因为到南极海域的考察队,在每年的3月10号之前,必须离开南极。否则南极进入冬季,海面全部被冰封住,考察船将无法返回。队员们把从国内带来的建筑材料,按设计好的样式,一块一块地组装起来,搭建起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从此,中国科考队在南极有了自己的家。
第一次去南极进行考察和选站址,为中国科学考察队今后再去南极奠定了基础。首先,通过考察队这次的历险,摸清了航线,拟定出一条安全的航道;了解了此地风的种类、时间等,知道下次航行时注意躲避;同时,从各种气象资料以及队员们在南极现场考察中,积累了许多当地的冰源、地质、气候情况的资料。为后面的再上南极进行深入考察,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5年4月10日,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带着对南大洋10万平方公里海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考察材料回到了祖国。从此后,我国每年都在11月底派出科考队到南极进行考察。
继长城站之后,我国又在南极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
近20年来,通过南极考察,我国在臭氧量减少、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
2003年3月20日,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在顺利完成了对格罗夫山陨石搜集和埃默里冰架钻探工作后,顺利回到了祖国。中国逐步迈入了世界南极考察的大国行列。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20《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