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限其48小时离开伊拉克,否则战争降临。随即,各国记者和联合国人员相继撤离巴格达。已在巴格达坚持报道了一个多月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赴伊拉克5人报道组,也于3月18日撤离巴格达,赴科威特,到达科威特两天后的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点35分,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此时,正辗转于约旦与科威特继续做报道的5人小组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一、生死约定后重返巴格达
50岁的冀惠彦是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曾先后5次赴伊拉克报道。2003年2月5日,随中央电视台5人报道组赴伊拉克采访并担任副领队。
3月18日,美伊战争正式打响时,水均益说:"老冀,我心里有块疙瘩放不下,我们这样可不是个事,重返巴格达吧?"冀惠彦说:"这话我早就想说了,中央电视台如果不返回巴格达进行现场报道,观众会骂我们的。作为一个国家级电视台,战前作了那么多报道,真正战争打响了,却没有报道了,观众会问:中央电视台记者跑哪儿去了?"出于记者的责任感,冀惠彦一行五人希望在最危险的时刻,中央电视台记者出现在巴格达,使世界风暴的中心,有我们中国的声音。而此时,也正面临着这个机遇。
就在他们决定重返巴格达时,转眼战争已进入了第七天,美军将进入伊拉克边界进行全面封锁,除美军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进入伊拉克。而此时的巴格达情况不明,要去此地,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报道组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水均益、冀惠彦、杨小勇三个40岁以上的成员前往伊拉克;康锐、陶冶两个年轻人留下继续在科威特报道。
对这三个已为人父、人夫的人来说,这个抉择是非常艰难的。谁都知道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记者进行战地采访,始终与危险相伴。冀惠彦的母亲得知他重返回巴格达的消息后,非常关注他们的行踪,每天从早晨6点到夜半12点,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新闻,从中了解儿子的情况。她身体不好,有时梅尼乐氏综合症发作头晕,实在坐不住了,只得躺在床上,让老伴把电视的声音开大,把看新闻变作听新闻。母亲曾对冀惠彦说过:你要是发生意外不在了,妈妈活着也没意思。她非常为儿子担心。如果冀惠彦在伊拉克有个三长两短,母亲肯定承受不了。可那时冀惠彦顾不得那么多了。
三人报道组在一个伊拉克人的带领下,从科威特乘飞机赶至约旦的安曼,再通过一千多公里的约伊高速公路进入伊拉克。这是开战后外界通往伊拉克的惟一通道。
临行前,他们五人作了个48小时的生死约定:如果重返伊拉克的三人在48小时内还没有消息,就视为失踪向上级汇报。为了便于行动,三人只带了摄像机、海事卫星电话等一些重要设备。
可经过两天两夜后,就在他们进入伊拉克边境时,因为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而遇到了麻烦。
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国家新闻部对各媒体的海事卫星电话实行了严格控制,一个媒体只允许带一部海视频电话;这部海视频电话还只能安放在新闻中心里,若出外使用,一经发现即予以没收、扣人,或连人带机被驱逐出境。伊拉克海关当时就要扣留冀惠彦三人小组,原因是当时多带的两部海事卫星电话。
此时,记者如果失去了海事卫星电话,也就不能进行通讯联系,失去了现场报道的意义。通讯工具越畅通,就越能保证报道的质量,所以要设法保住这两部电话。
二、迟走一步就会遭遇不测
为了保住这两部电话,水均益跟伊方海关人员"泡蘑菇",在塞了几百美元给对方后,对方答应帮忙,却跟水均益聊起天来,水均益怕得罪他计划泡汤,只得耐着性子陪他聊。对方从中国人口的计划生育、商品的假冒伪劣,聊到罗马里的内乱等等,整整4个小时,直聊得报道组三人心急如焚,他们都急着想早点进入巴格达展开报道,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早去一分钟,就可以早一分钟工作。四个小时的等待,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如同在沸汤里经受着煎熬。到8点多钟,对方在请示了他们的上司后,三人小组终于通过了海关,真正踏上了前往巴格达的高速公路。这时距三人报道组的48小时生死约定已过了12个小时。
3月26日中午1时,在超过48小时生死约定30多个小时后,冀惠彦三人终于在沙尘暴的掩护下,到达了巴格达。这个他们曾经熟悉的城市,在战争的折磨下,已变得陌生了,而且危机四伏。街道冷冷清清,行人寥寥,偶然一、两辆逃亡的汽车惊惶驶过。
冀惠彦一行三人到了拉希德饭店。经过沙尘暴袭击后的拉希德饭店,像用黄颜色涂抹了一遍,地下一片黄土,停车场上空无车辆,大门紧闭,杳无人踪。三人使劲摇了摇铁门,里面出来两个戴钢盔的全副武装者,高度警惕的眼神,不是打量住店的客人,而是在审视敌人。
拉希德饭店停止了营业,三人去了另一个伊拉克新闻部允许外国人住的曼苏尔饭店,可饭店人员说没地方了。在他们付给了对方小费后,才得到了几个房间。就在他们搬行李时,听到几声巨响,后来才得知是拉希德饭店的围墙被炸了,而且殃及到一楼大厅。如果当时他们没离开那里,也许正在大厅里办入住手续,那就遭到了不测。可当冀惠彦听这个消息时,当时心里却有个奇怪的想法,觉得很遗憾:如果炸围墙时,自己在拉希德饭店的话,就可以用摄像机把它拍下来了,拍下最近距离的炮火给观众看。
战争对伊拉克的破坏不单是对建筑物的破坏,还有对道路的破坏,对人生命的破坏……在战争环境中,如果一个记者不能拍到战争的真实场面,那就是记者的失职,更是摄像记者的失职。所以冀惠彦到达巴格达,与康锐、陶冶二人进行电话联系后,一放下行李就赶紧拎着摄像机出门了。
此时的巴格达随时都面临着轰炸。当天下午3时,冀惠彦他们就遭遇到了最密集的一次轰炸。而且有传言说:各国记者汇集的伊拉克新闻部大楼是下一个被攻击轰炸的目标。所以警报声一响,在三层的新闻部大楼顶上观察拍摄的所有的外国记者都拼命地跑到楼下较为开阔的停车场里,架起机器对着新闻部大楼,等着拍此大楼被炸的镜头。
三、冲击波吹得他摇摇晃晃
谁都知道轰炸时是最危险的,在各国记者纷纷离开新闻部大楼时,冀惠彦却做出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不顾水均益"老冀,快走、快走"地大喊,不但没随着大家撤离此大楼,反倒拎着摄像机从一架铁梯,爬到了三楼平台上的一个好像是配电室的小房顶上,心里暗自念叨道:我等的就是你,你不是要轰炸吗?我就是专门就奔着你轰炸来的!他扛着摄像机四面环顾:你往哪儿炸我就拍哪儿。
新闻部大楼的正前方近4公里处,是萨达姆的总统府。当冀惠彦把镜头稍稍拉开时,即看到导弹击中了目标,火光骤起,浓烟滚滚……就在冀惠彦拍下这个完整过程的刹那间,耳边掠过一阵刺耳的空气撕裂声,冲击波随即迎面而来,险些将他和摄像机冲倒在地。冀惠彦拼命抱着摄像机挺着,镜头晃了几下终于稳住了。呼啸的冲击波把他的裤腿吹得哗啦哗啦直响。与此同时,架在楼顶上和他近在咫尺的伊拉克防空高射机枪"哒哒哒"地骤然响起……那一刻,冀惠彦在体现出战争的气氛的巴格达,体验着战争的味道。
随着战事的发展,形势对记者越来越危险。冀惠彦他们接到了几次撤离巴格达的命令,留给他们采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撤离前,他们三人利用一切时间连轴转地工作,只吃了半顿饭,几乎没有时间睡觉,拍摄了大量第一手伊拉克的战争镜头。
在巴格达报道的30多个小时里,三人不知疲惫,处于一种非常亢奋的状态,他们开玩笑地说怎么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回国后,人们常说他们:"水均益怎么那么黑呀?""老冀倒没黑,还是原来那样白净。" 冀惠彦说:"小水是我们为了让他显得有棱角有层次,展现出中国名主持的风范,让他站在太阳下迎面受光,我摄像就只好背光了。所以他晒黑了,我的脸却白净依然。"小水说:"在家里主持节目前,要费很大功夫,又化妆又吹头发等等,有时还觉得这不满意那不满意。而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做报道,别说化妆吹头发,甚至脸都来不及洗,头发就这么蓬乱着,反而感觉很好。"
冀惠彦作为记者,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面对战争,他为拍到战争而欣慰。但一个个战争给巴格达人带来伤害的镜头,却让他终生难忘。人处在密集轰炸的环境中,那一阵阵轰隆隆的爆炸声和震动力,就像是一个重磅的大锤在敲击着心脏,使人感无比的疼痛。可以想像,一个正常人,在那种非正常的环境里,对他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作为摄像,他希望用镜头记录下战争对巴格达环境的破坏、生命的破坏,以及对人们心灵的破坏。于是,在他的镜头下,展现出一些特殊的画面。
四、难忘战争中的擦鞋男童
在巴格达的广场上,有个非常小的孩子,背着大木箱子,在街上给人擦鞋。从他那嫩稚的脸上,看不出对战争的恐惧。冀惠彦想:他可能把战争视为一种游戏,把炸弹的爆炸声当作像我们的孩子过年的鞭炮声。
这孩子要给冀惠彦擦皮鞋,冀惠彦于心不忍。后来想:如果让他擦了皮鞋给他点钱,他可能会高兴,他通过劳动挣了钱。如果不让他擦鞋而给他钱,孩子可能也会收下,但感觉的只是对他的怜悯。为了让这孩子在战争的恶劣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地给家里挣点钱,使他们家生活得稍好一点,冀惠彦小组的三个人都让这孩子给他们擦鞋。
冀惠彦把鞋递给这孩子时,孩子特别高兴,擦得非常卖力。看着这孩子佝偻着小小的身子,蹲在那儿像一只小猫,他们不由感到一阵心酸:这么小的孩子,就在这混乱的战争环境里,迫不得已地冒着危险为家里挣一点糊口钱。战争剥夺了他上学的权利、正常生活的权利,他只有背着擦皮鞋的木箱,给外国人擦皮鞋挣一点点钱。
回国后,冀惠彦他们仍记挂着这个小小擦鞋童,常在关于伊拉克的新闻片中寻找他小小的身影,想看到他现在是不是还活着。有一天,冀惠彦在看到电视上一个双臂被炸断,准备送到国外进行救治的孩子,长得特别像那个擦皮鞋的孩子。冀惠彦感到非常震动,心想:战争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会让他记一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那一段记忆就会日益刻骨铭心。假如有一天,我再重回巴格达,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个给自己擦过皮鞋的孩子,资助他上学,对他说:你应该放下这个擦皮鞋的箱子去上学,战争结束了,条件允许了,绝不能再擦皮鞋了。
随着战争的进行,形势越来越危险,各国记者所在的巴格达新闻中心有可能成为攻击的目标,三人报道组不得不撤离。3月28日中午11点,水均益、冀惠彦、杨小勇三人不得不再次离开巴格达,此时他们已在战争的中心待了30多个小时。离开巴格达,冀惠彦心里有一种以前每次走时都没有过的感觉。
仍处在战争中的巴格达一片凄凉,一些因轰炸而形成的废墟仍烟尘滚滚。一个穿黑衣服的老人怔怔地站在路边,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地看着冀惠彦他们的车走过。冀惠彦想:此时,他的思想可能凝滞了,已被战争折磨得麻木了,他站在那儿或许是想透一透新鲜空气。因为如 果再次空袭,他要在空气污浊的家里躲避战争的轰炸。
见此情景,水均益说:"我心里难受。"拿着摄像机的冀惠彦心情沉重地说:"巴格达,再见了,以后我们可能再没有机会来了,但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这里见证战争,见证历史。当有一天我们回首在此拍摄的镜头,就会记起在巴格达的这段历险经历。我们在巴格达所经历的一切,将永远印在脑海,刻在心头。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20《讲述》(注:周六、周日《讲述》节目不上1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