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国宾护卫队 (7月14日)


  从1961年起,中国有了自己的国宾护卫队。今年33岁的施霞光,是这支队伍的现任队长,他已在国宾护卫队工作了12个年头。他向记者讲述了关于国宾护卫队里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头触地 摩托车却安然

  国宾护卫队的最高职责是驾着摩托车确保国宾车队的绝对安全。在从起点到终点的30公里迎宾路程内,保证国宾车队畅通无阻,即使某一辆车出现问题,也不能影响整个护卫任务的进行。

  1992年11月,护卫队护送智利总统离京时,当时还是一名普通护卫队员的施霞光,亲眼目睹了一个惊险场面。

  那次执行任务前,中队长就给大家打预防针说:昨天刚下了场小雪,地面会结冰打滑,大家要特别注意。所以在行动中,大家的注意力相当集中。

  踏冰凌,迎寒风,车队一路威仪整齐。进入机场处的小弯道时,地面正好结了一片冰凌,驾车行在施霞光前面的谢敬先,车后轮一摆发生了侧滑。当时100迈的车速,转弯都比较危险,更何况地面结了冰。紧跟其后的施霞光见谢敬先发生了侧滑,陡地紧张起来,心里一阵砰砰急跳。

  遇到这种情况,任何一个队员的第一反应就是,用训练中所学的“脱刀战术”予以应急:两脚撑地,保持车身平衡,同时减慢车速,在控制车速和稳定度的前提下,慢慢向前滑行,使车身不再来回摆动,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行驶状态。谢敬先的膝盖、马靴一直在地面磨着,车速从100迈慢慢地减下来。可巨大的惯性,使车身仍在不停地加大倾斜度……

  刹那间,施霞光看到谢敬先的摩托车已几乎快侧倒在地,谢敬先弯下腰用肩膀着地,支撑着车后轮,右手一直在轰油。后来,他用头部、肩部和膝部交替顶着地面,支撑着身体往上挺,把车身稍微抬起了一点。他就这样一直用自己的身体顶着,不让摩托车倒下来,使它滑向路边,好让后面的车队顺利通过。为保持队形整齐,国宾车队是一辆接一辆,直线行驶,不容许有明显偏差。

  眼看施霞光直线行驶的车就要撞上谢敬先已近倒地的摩托车,说是迟那时快,谢敬先的车往旁边一闪,施霞光的车呼地一下刚好驶过。

  车队安全到达机场后,施霞光想:谢敬先刚才头顶着地磨着,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战友遭遇不测,队员们都心急如焚,队长一马当先地带领众队员速急返回。

  出事地点,谢敬先已被过路群众扶起。众队员们赶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谢敬先的头盔已磨损穿透,露出里面杂乱参差的纤维。

  有人具体测量了一下,从谢敬先的摩托车倒下滑出,一直到停下,此间的距离整整128米。施霞光当时既激动又感慨:他的头、肩、膝部,是怎么顶着地面支撑着高速行驶的摩托车,滑行了如此长的距离?

  小谢摔倒后,肩、肘、膝部都受了重伤,部队授予他三等功,但他从此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护卫岗位。

  由于在执勤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类似的突发事件,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各种不同的护卫任务,加强在行使中的驾车平衡能力,国宾护卫队必须不断加强日常训练的难度,队员们想出了一些特殊的训练办法,诸如排除地面可疑物品等等,甚至一些相当于特技表演的动作,也成为他们训练的家常便饭。

  每次出发前,大家都认真、细致、全面地做好准备工作。即使如此,仍有意外发生。

  二、车停了 手指却张不开

  1999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去机场之前,施霞光对每辆车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而且用气压表逐一测量,所有的气压都很正常。可当车队行驶到高速公路收费站时,队员岳伟驾驶的摩托车车把左右摆动,像是把握不稳了。当时车速是120至140迈,各车之间按规定须保持一定距离与队形,绝不能拉长或缩短前后距离,即使略有左右摆动,也不能大于5厘米。

  见此情况,施霞光想:是他的车把失灵了,还是前轮胎没气了?如果实在不能随车队继续前行,只好把他撤下来,在路边修好车,把轮胎充足气后再追上车队。但出乎他意料,岳伟没有停下车来离开车队,他始终坚持挺着,施霞光也一直为他悬着心。当行至老迎宾路线左家庄路口左转弯时,岳伟的车把难以转动,只见他使劲地左手往后拽右手往前推着转过弯后,又十分费劲地把握着车把前行。就这样,他一直使劲别着前轮,坚持把车开到钓鱼台。

  车队停下后,正欲问岳伟情况怎么样的施霞光还没开口,就看到岳伟的前胸后背全都湿透了。时值3月,天气并不太热,可他却如此大汗淋漓,可见他一路上用了多大的劲,心情多么紧张。车停下后,他两手还一直握着车把,十根手指都僵硬得松不开了,好不容易离开了车把,两胳膊还哆嗦了半天,才从那个紧张使劲的惯性状态中缓和下来。

  在前胎漏气的情况下,岳伟驾着他那辆重达950斤的摩托车,坚持行驶了10多公里没有掉队,这是由于平时严格的训练,才练就这过硬的技术。

  国宾护卫队的70多名队员中,最后真正能上岗值勤的只有11名。他们一般在上岗前,要经过2到3年的训练。可战士小龚已参加训练 4年了,却因为一项技术不过关,至今还没有圆他的护卫梦。他仍毫不泄气地进行着艰苦训练:疾驰中,摩托车倒了,人被摔了出去,他爬起来汗水一抹继续练。他对那些劝他歇歇再练的战友说:现在练流汗没事,若没练好到路上倒了流血,造成不好影响那就是大事了。有时他为自己的技术不过关而落泪。他家里人写信问他:你在护卫队干,有没有上过勤?为了掩饰自己的面子,小龚只有违心地谎说上勤了。

  训练的艰苦,对护卫队员们算不了什么;不能上勤,才是他们最大的遗憾和痛苦。可在外人眼里,国宾护卫队员的工作是十分风光的。这种误解给这些护卫队员的生活,带来了一次小小的插曲。

  三、寻梦者 挥动手巾而去

  护卫队的干部和战士之间都爱开玩笑,常常拿战友的情书逗乐。有一天,施霞光到值班室去拿报纸,扒拉着随报纸送来了一堆信说:看看今天有谁的情书?见有封信寄自哈尔滨,他有些奇怪:咱们中队没有哈尔滨的战士啊,怎么有哈尔滨的来信?信封上写着不是哪个人收,而是“国宾护卫队收”。

  施霞光拆开一看,原来是哈尔滨的一个女大学生写来的。她在信里说:我从电视、报刊上看到咱们国宾护卫队,威风凛凛地执行着护卫外宾的任务,觉得做一个护卫队战士很光荣,我非常羡慕。护卫队好多战士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对我影响很大,我想从你们中选一个心上人……

  还有这样的事啊?施霞光乐了,把信给副指导员看。副指导员说:给她写个回信吧?人家好不容易来封信,对咱们队员很关心的。应该回封信。施霞光说:写回信干嘛?谁写呀?战士们都让施霞光写。施霞光让副指导员写。副指导员说:还是你队长写,你恋爱过,是过来人,有这方面经验。于是,由施霞光执笔给女大学生回了一封信,告诉她:不要只看到护卫队风光的表面现象,其实护卫队员们的生活、训练是十分平凡和相当艰苦的,劝她在学校安心学习。

  信寄出后,没隔几天,护卫队又收到这个女大学生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已买好了火车票,于某日早晨到达北京。队长一看慌了:不但没有劝住她,她反而跑来了,还不如不回信呢!

  原来这女大学生是个追星族,她在信中说:我非要到你们连队去看看,见见你们的队员。为保证这女大学生的安全,中队决定第二天早晨派人去接她。定谁去却成了难题。表面上,出于害臊,谁都不想去;实际上,那些没对象的毛头小伙一个个都想去。后来中队决定派一班长去,考验考验他,看他对这个女大学生有何反应?

  女大学生来到了部队,施霞光和指导员与她交谈说:找对象不能单凭一时冲动,她在电视上只看到了护卫队员荣耀的一面,并不知道荣耀的背后,包含着无私的奉献和艰辛的汗水。护卫队员即使成家,也很难有时间照顾好家庭。同时,为了进一步劝说女大学生,部队破例为她安排了一次参观训练。

  那天上午,护卫队进行耐热训练项目。天气炎热,队员们一个个头戴四五斤重的头盔,内穿衬衣打领带,外穿军装紧扎武装带,足蹬厚厚的皮马靴,着装整齐地列队在烈日下。头盔罩着头部闷热无比,一身整齐的军装密不透风,队员们一个个大汗淋漓,但仍像城墙一般岿然屹立,纹丝不动,任由烈日暴晒,汗水流淌。

  女大学生和施霞光队长及指导员一起来到炎日下的操场上,她一言未发地看着这些正在进行艰苦耐热训练的战士们,她掏出一块手巾,为每个队员擦着脸上的热汗,然后,把这块交融着数十名战士热汗的手巾装进自己兜里。

  吃午饭时,施霞光问她:看了战士们的训练有什么感受?这女大学生拿出手巾说:在此之前,我确实不了解护卫队战士们风光背后的艰辛,通过今天上午的参观,我有了初步了解。以这项较为简单轻松的训练为例,举一反三,我基本上能了解到战士们其它的训练以及有关的生活了。这个手巾上有他们辛劳的汗水,我要把它带回学校,带给我的同学姐妹,让她们也了解国宾护卫队风光后的艰辛,把它永远保存。

  女大学生见证了国宾护卫队的汗水人生及高尚灵魂,但她最后破灭了一个爱情梦,她说她只能把国宾护卫队队员们作为她崇敬的对象,却不能作为人生中择偶的对象。

  四、好军人 一生愧对亲人

  事实证明,嫁给国宾护卫队员注定要做出很多牺牲。施霞光的妻子就是例证。2000年1月,施霞光与妻子冯美兰结婚。结婚两年多,他们在一起相聚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星期。部队的探亲假很少,可小俩儿口偶尔的一次见面,还因为妻子的一句玩笑发生了口角,弄得不欢而散。

  那是他俩刚完婚,部队允许新婚的家属前来部队探亲。过年时,冯美兰去部队看施霞光。冯美兰到部队驻地时,施霞光没在营房,指导员说他在操场擦车。冯美兰想给丈夫一个意外惊喜,就自己去了。找到施霞光时,看到施霞光把车擦得锃光明亮,她不由好奇地在前面玻璃上摸了一下,留下了些许痕迹。施霞光一见急了:自已擦了老半天,让她一下给摸了道印子,也没注意分寸,随口说了句:我擦得这么亮,你瞎摸什么!冯美兰一听,当时就挺想不开:刚结完婚,我大老远地跑来看你,摸了一下你的车,你就对我大发脾气。委屈得一扭身走了。

  一旁的副指导员见事不妙,劝施霞光说:队长,刚才你说话伤了嫂子的心,快去安慰安慰她。

  施霞光回到宿舍,冯美兰气鼓鼓地说:摸摸你车都不行,你要车都不要我。施霞光只得陪着笑脸哄她,耐心地向她解释。冯美兰觉得应该理解丈夫,支持他的工作,转怒为喜,嗔而露笑,小俩口重归于好。

  施霞光始终觉得自己对妻子和家庭没尽到责任和义务。他们后来有了个可爱的小男孩,现在1岁零4个月了,名叫晨晨。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已开始蹒跚学步了。可从出生到现在,他始终是母亲在照顾,只见过爸爸三次面。作为父亲的施霞光,长年在护卫队里,对儿子的关心确实很少。施霞光非常喜欢儿子,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他都要妻子把儿子抱到电话前,与儿子说几句。虽然儿子不会说话,也不会叫爸爸,但哪怕只在电话里叫两声,施霞光心里就非常高兴。

  此时,施霞光还不知道,他的儿子已经会说话了——日前,记者在施霞光老家,拍摄到他儿子说话的画面。

  在护卫队的施霞光,始终把中队当作自己的家,他把自己的心血精力,都投入到护卫队的建设中。他想妻子会理解他的。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部队的培养,也没有自己的今天。

  国宾护卫队成立至今,已经顺利完成了1649次护卫任务,安全地护卫过504位外国元首和总理,始终保持着世界国宾护卫史上的最高安全纪录。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您对本期节目有什么看法、建议,请点击——
留言“有话要说”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