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PC市场持续低迷,但一直处于IT市场边缘的数码消费产品却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当今颇具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的产业。以数码相机为例,国际市场近几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业界预计2005年数码相机销售量将增至4200万台。但就在数码相机正在快速深入普通人消费生活的时候,它和我国消费者之间也有一些障碍亟待消除。
这里是中关村的海龙电子市场,我们看到这里集中了几乎所有数码相机品牌。但我们发现除了佳能、索尼、富士等三个品牌外,很多国外的数码相机品牌都不具备中文界面和中文说明,外包装也都写的是外文。这些数码相机的操作界面一般都是英语,也有很多品牌拥有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操作界面。这里的销售商也承认这种状况。
据了解有关法律规定,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具备中文说明书,但并未对产品的操作界面有要求,所以在手机的发展初期,也不具备中文操作界面。但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加大,在没有任何硬性规定的情况下,中文操作界面也成为绝大部分面向国内消费者的手机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功能。这些国际数码相机厂商如今也纷纷表示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却在自己的产品上没有加中文,是他们的一时疏忽还明有关技术达不到?
数码相机汉化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但不知道这些国外厂商想到没有,在中国的市场上,面对中国的消费者,如果仅仅拿出一个只使用外国文字的产品,最终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
北京某商场也曾对此做地调查,结查表明有20%的消费者会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专门选择具有中文界面的产品。显然除了像素、变焦倍数及存储这些基本指标之外,是否具有中文说明和界面已经成为数码相机消费者另一个生点考虑的因素。
其实,缺乏中文界面和说明背后,或多或少还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发展估计不足。不过在认定中国市场的潜力之后,这些厂商首先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今年以来,就有奥林巴斯、三洋在中国设立了数码相机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了产品本土化的竞争。富士是数码相机品牌中率先开展中国市场本土地化战力量的日本厂商,95年开始他们就投入巨资金实现产品包装、说明和界面和全方位中文化。为此他们对苏州生产基地进行了专门改造。
今年以来,国内IT厂商也纷纷投入数码相机市场,虽然它们现在还只是从中低端产品着手,但不会存在中文化的障碍,面对国内厂商即钭展开的竞争,国外数码相机厂商真正到了迈过文化门槛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