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使用的互联网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它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独立研究开发,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成。从各种基础的硬件,如路由器、服务器,到各种标准、软件,乃至关键技术,全部由美国掌握。我国则在1990年才正式和国际上的因特网进行了链接;短短十几年,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发展至今,在目前因特网的IPV4协议下,现有地址中的70%已经被分配完,明显制约着互联网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从1996年开始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我国则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9年资助创建了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建成于2002年7月,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试验床。它的建设将帮助人们最终实现把互联网放进口袋的愿望,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IPV6协议。它拥有巨大的地址容量,几乎可以给全球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分配一个互联网地址。
吴建平:“一个是人们相信下一代互联网会变得比现在更大,规模比现在更大,因为他有充足的IP地址的空间使互联网有可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一代互联网地址空间是有限的,他不能做这些事情;第二个特征就是他的速度会更快,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尽管我们接入的速度有时候很快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做到两个互联网用户之间的端到端的高速;第三个就是我们的互联网会更加安全,现在我们不敢说我们的互联网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互联网是一个我们可以信赖的。”
从光纤到交换器,再到上层的服务器,包括操作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标准,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业界将因此而重新“洗牌”,游戏规则将被重新制定,而在目前互联网的赢利和管理模式都不明显的情况下,下一代互联网从研究走向产业化,将为互联网及其相关的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提供一个契机,一种平台。它不仅会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来刺激自身的发展。
吴启明:“其实从下一代互联网来说,跟现在的互联网赢利的模式最主要的区别是说,现在的互联网提供的业务大部分是免费的业务,到下一代互联网的时候,他所提供的业务由于他最根本的有业务质量的保证,用户的接入的设备,可能都需要采用由于地址空间不够,需要采用私有的地址,将来到下一代互联网成熟以后,他可以采用共有的地址。”
目前,国际上互联网采用IPV4协议的地址资源到2005年至2010年将被分配完毕。而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标准虽然已经成型,技术基本成熟,但由于互联网运营商在采用IPV6的同时并未看见新的赢利模式,因而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规模应用。但这并不影响下一代互联网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因为它最终会让世界发生质的变化。
下一代的计算机将是隐形的,它将无处不在,他不再有具体的键盘、显示屏,可以是我们戴的手表,可能是我们用的电话,甚至可能是一面墙壁。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改写为:以计算机做为终端的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远的将来,现在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都将融入这种新型的网络当中。
目前,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所有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和互联网技术相关,它是未来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从传输设备里的核心芯片到硬件中的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内部的各种软件;许多核心技术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问题。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验床,实现了教育和科技网与下一代国际互联网的链接。但是,它的发展仍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最主要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当中,是缺少一个大的全国范围的一个大的科学实验环境,和产业化的一个基地,这些内容需要一个大的实验平台,需要一个大的实验环境,因为这个互联网技术和我们的物理学是很相似的,他是一个实验技术,实验性很强,不做实验很多技术是不能证明他的正确性,我们国家现在最缺的是大的环境。”
以国际化为背景,我国在第一代互联网的整个进程中所占有的技术和产业的份额非常少,但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使得全球所有的国家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据悉,由国家计委牵头,以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重要部门联合建设的下一代互联网全国实验网的规划即将在近期出台,这将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中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