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互联视点     互联故事     互联生活     特别节目     节目组         



孩子!上网别上瘾(2003年1月13日)


  一年前,小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也一直排在班级前五名。然而近半年来他却迷恋上了父母奖励给他的电脑,每天放学一回家就坐在电脑面前开始网络游戏中的拼杀,成绩也由此一落千丈。父母得知后一再严加管理,却没有任何收效。小吴对学习渐渐失去了所有的兴趣,只有在网络游戏中他才能寻找到久违的快乐。由于父母禁止他在家玩电脑,网吧就成了小吴每日必去的地方。为了网吧的上网费用,小吴甚至将家中的电脑拆卸卖掉,换取网络游戏中几个小时的虚拟快乐。

  像小吴这样整天沉湎于网络丧失了所有学习、生活兴趣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网络成瘾”,这也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才出现的新名词。网络成瘾简称IAD,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使用者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最近设定了8项检测标准,符合5项就可诊断为初期网络成瘾症,每周上网时间超出40小时就患有深度网络成瘾症。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2002年7月对合肥某中学小样本调查显示,初中生约1-3%已有网络成瘾的表现,约8-10%已经构成过度使用,约20%以上的学生有进网吧的经历,网络成瘾的学生为获得上网费用经常变卖自己及家中的财产,而因上网被家长责骂痛打更是普遍现象。北京市的一项调查也指出现在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有70%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有40%的学生经常光顾不良网站。互联网已经构成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络心理学的出现,网络心理医生成为治疗网络成瘾症患者的关键,然而尽管网络成瘾呈现扩大趋势,真正向网络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却很少。

  网络成瘾并不只是我国面临的一道难题,发达国家的头上也同样悬挂着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目前部分欧美国家已经成立网络成瘾中心,积极开展网络成瘾的研究和心理治疗手段的实践。相比之下,我国还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网络成瘾的治疗研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报道。

  2002年10月,合肥市团市委同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共同组织了“光明阳光行动”,并成立了《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分层次干预》项目课题组,以期在实践中摸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向全国推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