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计算机硬件的发烧友眼中,“超频”是一个熟悉的概念。由于目前的个人电脑发展速度极快,不少人为了应用更新的软件,但苦于没有能力及时去升级相应的硬件设备时;吴敌告诉我,这时就需要进行超频了。
吴敌:通常所指的超频指的就是对CPU进行超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是一块CPU,这是一块AMD的毒龙CPU,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毒龙进行超频的时候需要破解它的倍频,通常的方法就是用铅笔来连通L1的这组引脚,一旦这组引脚连通之后,我们就可以在BIOS中轻松地设置这块CPU的倍频,从而达到超频的目的。超频它毕竟比较危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很容易就死掉,CPU就会烧掉。95年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买了一台486顶级配置,一万元左右,带一个光驱,然后我和另外个朋友去他家玩,临走的时候,跟我一块去的朋友就把机箱打开了,看里面有很多线,有一根线,他说这根线没接我帮你接上吧,然后他就接上了,接上当时没什么事,我们俩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那哥们儿就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家的机器怎么冒烟了,你们过来看看。然后我们过去看的时候,就是光驱烧了。
作为一个硬件发烧友,吴敌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当时那些只有软驱,没有硬盘的单显286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家中后来更耗费七、八千元给他买了一台内存仅为1兆的彩显386机。
吴敌:可能我对电子这些东西很感兴趣,是因为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游戏机。我当时想,如果有台PC,我能在PC上玩游戏机多好啊,我就是这么想的。然而,那时候因为有计算机竞赛,全国计算机竞赛,我就死活非要进去,计算机竞赛老师觉得我还可以,反馈到我家长那边儿,就是说这孩子将来计算机方面可能会有不错的发展。
正如父母所期望的,吴敌在1997年顺利考入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时,正好赶上网络市场的火爆,一心想出去闯荡一番的他,在面对中关村的诱惑下,毅然来到了北京。
吴敌:到2000年中旬毕业,2000年下旬我过来,北京的泡沫的网络已经过去了,各大网络公司都在裁人。我来了以后就是非常的痛苦,刚来的时候找不到工作,网站是去不了了。当时来的时候,住马莲洼那边儿的村里面,一个小村子里面,(可以说是)相当的辛苦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为了谋生,吴敌做过一两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也试图以写稿为生,在尝试了做一段自由撰稿人后;2002年2月,吴敌正式进入一家计算机专业媒体杂志,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吴敌:目前来说,我作为一个IT媒体的编辑,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上网找一些比较新的热点,或者是新的消息,然后把这些东西转换成可以让读者接受的选题或者文章,工作辛苦是肯定的,(可以说是)还是比较高兴。
吴敌的编辑工作一直很忙,月初要定选题,找撰稿人,月中修改来稿;平时还要帮助不少朋友解决硬件方面的问题。一次,他的同学和我们聊起了他读书时的一件趣事。
当时比较时兴超频这个词,估计现在也是很流行的,那时候我刚攒完机器,他就想超(频),看看到底能超成什么(样),我就始终不让,不如他的愿,后来他终于有一天按捺不住了,早晨趁着我们大家睡得很熟的时候,他自己偷摸就起来了,把机器打开,结果一下超死了。
从黑龙江到北京,从四处寻找工作到做媒体编辑,吴敌始终想要一种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闲暇时,他也会弹弹吉他,唱一唱那些自己喜欢过的老歌。
吴敌:今后可能会在北京买个房子,买个车,安个家,大概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