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康,84年到美国留学深造,90年在斯坦弗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美国教书,人生似乎进入即定程序,从此过上标准的学者生活。但94年一次偶然的回国探亲,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觉得国内的商业开始复苏个人应该顺应潮流否则就会被淘汰。”
探亲结束回到美国,莫小康一直考虑一辈子怎么也要在商海弄把潮儿,但究竟做点什么呢。一个学者,平日里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书,那年,他发现图书馆的书架上有关互联网的书每几个星期就翻一倍,而且行业进展神速,他感觉自己嗅到了一点什么,互联网也许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商机。事不宜迟,96年他辞去了教书的工作,回到中国做上了互联网。
“刚回国的时候有两方面的不认可,你是个学者有是从国外回来的,无能的代名词,你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不是无能的。”
在他的海归派朋友中,很多回国成了外企的高级白领。但这不是他的路,既然回国就是创业,再艰辛他也要跟朋友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由于不懂经营,从没经历商海,他赔进了所有积蓄,甚至有段时间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没钱应酬朋友,业余生活就只能是看电视,他最爱看中央2套的节目,这是一扇窗户,是他了解中国经济和国情的窗户。
“资金、市场、技术,优势没有想象中得多。”
从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爬起来,天塌下来自己扛。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面对一切。他坚信,IT行业一定会有发展。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迫使他寻找投入少,附加值高的领域,他发现软件行业在中国刚刚起步,政府也相当扶持,如果让软件开发和各行各业联系起来,让它成为日常使用的工具,就能大大提高行业效率。金融行业尤其需要电子化,金融成为了他攻克的重点。
现在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是具有50多人规模的中型企业了。在莫小康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事。”公司就是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做大的。
“在我的性格里有固执的一面,不做到低心不甘总是在希望再试,在动摇和试试之间把路走出来。就像龟兔赛跑。”
莫小康现在笑了,回国是对的,他的人生从此更加丰富、精彩,虽然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他无怨无悔,他觉得自己和生养的这块土地更亲近,他坚信创业之路会海阔天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