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17: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对手》官网
孙虹钢:我们发现国外一些地方,尤其比如英国、法国,中学生在外面花费比大学生高,在英国没有最好的寄宿,大概一年将近30万,我现在很苦,我们家孩子上大学费用可以省,学费可以省,他可以打工,自己赚点钱,读大学毕中学便宜,如果一个孩子初三出去,加上高中一年,三四年时间,一年30万,一多万,什么人样的人能够支付这样一种笔费用,我们确实在浙江看到很多做作业发了家,他们自己很努力,有这个财力了,供孩子,但是供孩子目的是什么?
张景岫:打一个比方我们在做收益分析应该看人本身素质是什么,所以我想总结一些,如果一个人他在只做一个简单比方,如果他在国内能读得上一流大学,而国外可以读的上世界一流大学,我认为花点钱出去,性价比是值得,如果在国内能读得上一般大学,到国外也读书得上一般大学,我认为也是值得,在国内读不上大学,出去之后读一个一般的大学,认为性价比也是值得。
周成刚:值与不值,关键期间是这个孩子出去年龄我一直说,出去的孩子中国的孩子要面临三个能力,如果说你不具备三个能力出去是极其危险,第一个就是自己独立的能力,第二个就是他的适应能力,第三个是他的免疫能力,我们中国的同学一般要大学以后才开始独立,所以说中学时候,可能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真的是一下子很受挫。
主持人:最后把你们的观点最终观点亮出来给大家看看。
孙虹钢:表示两个例子,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我主张孩子多受教育,但是基础教育,大学本科在国内上,以后出去专门读一些更专的东西出去,比如说什么专?咱们都知道中国足球不好,但是在巴西据说将近有二十万日本人把孩子送到那个地方自费学足球,但是中国足球学习的人只有千百人,现在中国足球不行,但是咱们孩子学习专业东西的话可能更好。
韩悦:我的很简单,留学有风险,选择要谨慎。像刚才同学说的一样,我们要注意我们已经被奥数,被一对一了,千万不要被留学。
王韦铭:融合中西,完美均衡,文化是一种真正的霸权,未来时代需要有全球观、中国心,专业素养本土精神的那种专家型人才,我们说现在中国力量崛起已经使世界由两极变成三极,未来格局会怎样呢,我想靠在座大家,我们拭目以待。
尉小珑:我是因人而宜,量力而行,无论在我们的未来的路上和现在的学生学业过程当中,可以这样讲,把自己培养成国际性复兴人才,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都可以成为优秀人才一个奠基地。
周成刚:我是东方西方都能飞,希望在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实东方西方都能学习,都能生活,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学习方式的选择,但是在历史上,在中国从来没有那么多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现在已经达到一万几千,就是光美国的同学,未来将会更多更多,也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速的腾飞,我相信中国这块热土会越来越有希望,所以我们无论今天出去还是明天出去未来都在中国。
张景岫:我认为让孩子有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去体验这个世界,他所获得的收益绝对不是只拿金钱来衡量,最终体验无价。
主持人:今天的辩论确实我感觉养分非常高,其实辩论来辩论去,留学绝对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今天辩论的实际是想找到一个真理或者给大家找到一种方向,就是在孩子的学习的黄金期的时候,我们家长怎么做,怎么去帮助孩子能够给大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不管什么时候走出去还是希望每一个走出去的孩子当你面对外国同学的时候,问你中国文化的时候,你不只会说《论语》第一章,老子第一句,更多的是把我们优秀的文化和西方能有一个传承,能有一个交流,做好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人,这是一个前提。另外也想给很多家长建议,您既然做了这样一种选择,并不意味着把孩子送出去了责任就已经送出去了,当你做好这个选择的时候,恰恰意味着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更多的牵挂,最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长千万不要背负太多的负担。好,这就是今天的《对手》,我是王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