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聚焦三农官网 >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17: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 | 手机看视频


  4.克氏原螯虾

  学 名:Procambarus clarkii

  英 文 名:Red swamp crayfish

  别 名:小龙虾、淡水小龙虾、喇蛄、红色螯虾

  分类地位: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

  形态特征:外壳红色而坚硬,头部具额剑,有1对复眼,2对触角;5对胸足,第1对大螯状,6对腹足,1对尾节。雄性前2对腹肢变为管状交接器,雌性第1对腹肢退化。

  生物学特征:抗逆性强,能耐受40℃至-15℃的气温;水体缺氧时,可上岸或借助漂浮物侧卧于水面呼吸空气,潮湿环境中可离水存活1周,也能在污水中生活。喜占洞穴居,领域行为强,具侵略性。半年可达性成熟,全年皆可繁殖,具有护幼习性,幼体蜕皮3次后才离开母虾。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入侵历史:原产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世纪30年代进入我国,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养殖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引种无序,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

  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有研究发现,该螯虾在预知和躲避敌害方面表现出比土著螯虾更高的适应性。另外它喜爱掘

  洞筑巢的习性对泥质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轻则导致灌溉用水流失,重则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防治方法:通过投放野杂鱼捕食克氏原螯虾幼苗以控制其种群规模。在尚未引种的地区,应展开其环境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对已广泛分布地区,加强养殖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陆新

热词:

  • 聚焦三农
  • 外来物种入侵
  • 物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