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Music City》系列之哈尔滨(下)
年轻的乐都

 

CCTV.com  2011年05月23日 14:01  进入娱乐城堡  来源:  

    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称号。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之所以授予中国哈尔滨为“Music City”,是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百年的音乐传承历史,音乐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固化品牌。

    这是哈尔滨最有名的一条街,曾经有“远东第一街”的美誉。那一块块像小面包一样的小方石,把这条曾经的平民小巷,铺成了贵族大街。

    嘉宾:我现在正在走的这条大街,是哈尔滨最著名的中央大街。这条大街兴建于1898年,在那个时候被称之为中国大街,当时有很多的俄国人涌入了哈尔滨,在这条大街上大兴土木。那西方经过几百年沉淀下来的建筑样式,在这条大街上都能够得到体现。其实中央大街非常有特色,就是它的铺路石,这些铺路石都是由花岗岩制造. 在1924年的时候,整条大街由科姆特拉肖克——当时的俄国工程师设计并且监工。花岗岩的石头大概是长为18厘米左右,宽是10厘米左右,每一块都是呈浑圆得像小面包一样的,非常得密实,远远望去能够看得到 ,真的是闪耀着光芒非常得漂亮 。据说当年的这条大街的铺造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一块铺路石在当时的价格是1银元,而整条大街大概有1公里长,用了87万块铺路石,这条大街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大街。

    当时,在这条最时髦的大街上,英格兰的呢绒,法兰西的香水,瑞士的钟表,日本的棉布,各式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商店,是那众多的外国建筑师和侨民们曾经留在这里的情愫。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巴洛克,新艺术运动……那洋溢着浓郁异国风情的建筑,宛若演奏时高低起伏的琴弦,将整条大街,变成一段穿越时空的流动乐章。

    嘉宾:这条大街上的百年老店有很多,要说到老店像我右前方的华梅西餐厅,还有在左前方的马迭尔宾馆,都非常的有名。华梅西餐厅,是最受欢迎的一家俄罗斯餐馆;而马迭尔宾馆则是一家兴建于1906年的百年老店,这座宾馆曾经接待过像郭沫若、丁玲、埃德加•斯诺还有宋庆龄的很多著名人士。而这座建筑的样式也被称之为“东方凡尔赛宫”, 接下来我们就到马迭尔宾馆里面去一探究竟。

    这座宾馆是在1906年的时候,由一位法裔犹太人约瑟 •加斯普 先生创建的,可以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店。进了大厅不远处就是这样一个长廊,我把它叫做“时光长廊”,因为在这座长廊的两边,陈列的都是一些能够讲述马迭尔宾馆历史的物件。比如说右手边它陈列的是一些照片,都是一些当年来到哈尔滨住在马迭尔的历史文化名人的照片。比如说这一位,就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位著名男低音歌唱家雅•斯•卢金先生,他在1920年到哈尔滨演出,就住在马迭尔宾馆;而左手边看到都是一些陈列的物件,这是当年马迭尔宾馆曾经使用的一些器具。比如说这一件就是20世纪20年代,马迭尔宾馆曾经使用过的银汤盘,很有历史感。两边的物件为我们讲述着马迭尔历史,也为我们讲述着中央大街,讲述着哈尔滨的历史,而到了今天,著名的哈夏音乐会的亮点之一,阳台音乐会,也是在这座宾馆的阳台上举行。

    中央大街上常常有街边的音乐表演。即使是白雪皑皑的冬天,仍然有热爱音乐的朋友们聚在这里。他们手拨琴弦,把往事唱给这条大街,大街在聆听。他们尽情欢唱,把心声唱给青春,青春在聆听。那流动的建筑是他们的五线谱,那飘舞的雪花是他们的音符。他们精灵般的歌声,带着时光在这条大街上穿梭来去,让经过他们身边的人们,常常也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嘉宾:中央大街可以称得上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是以建筑之美而著称,音乐同样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当两张名片交相辉映,为我们展现 的是哈尔滨的别样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支街头乐队 ,共同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

    采访:

    刘芳菲:你们好 !

    乐队成员: 你好!

    刘芳菲:辛苦了啊 !天气太冷了!我知道你们这支街头乐队平时在夏天,一般来讲在夏天比较繁忙,特别是在哈夏期间,每天都要来演出。

    乐队成员:在哈尔滨热爱音乐的人特别多!

    刘芳菲:你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到中央大街来听这个街头音乐会,或者是阳台音乐会?

    乐队成员:那个时候街头的表演很少,但是好像演出特别多。

    刘芳菲:说说音乐在你们心里是什么。

    乐队成员:对我们来说是,可能是终身要和它做伴的,一个伙伴 。同时也是我们 ,可以说是挚爱 。

    刘芳菲:就像你说哈尔滨是一个福地,它好像是实现很多人梦想的地方。有人说当年中央大街这些建筑,实现了一批建筑师的梦想,而你们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祝你们梦想成真 ,也希望你们的乐队越来越好!

    乐队成员:谢谢!

    刘芳菲:再见!

    传统与现代,流行与古典,在这条老街上交替上演。除了建筑之外,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冰糖葫芦、糖炒栗子、马迭尔冰棍,华梅西餐厅的俄式大餐……而排长队等着购买新出炉的大列巴,已成了哈尔滨城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这诗意的生活,滋养了哈尔滨人诗意的情结,也给这座年轻的乐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是的,哈尔滨就是这样一片让音乐容易生长的土壤。

    冬天来了,大雁南归,松花江变成一条硕大无朋、绵延千里的玉带。如今,这一片十里长堤下的冰雪天地,已是哈尔滨人游戏的乐园。他们用冰雪塑造着心中的梦想与追求,用别样的艺术和纯净的诗意,展现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与自豪。

    漫天的雪花儿在空中飞舞。雪,几乎成了哈尔滨人的梦中情人。早年,一位在老中东铁路供职的俄罗斯诗人,称洒落的雪花是“天降的书信”,那是天使赐给每一位在雪中行走者的情书。

    哈尔滨以“冰城”闻名,自然也少不了描绘雪景的歌。而在这些歌里,我们常常发现,冰雪并不都以严寒和冷酷的面貌出现。有时,冰雪是顽皮的孩童,他们唤醒迎春的花叶;有时,冰雪是春天的使节,它们将生命融进土壤,滋润着返青的麦苗。

    嘉宾:太阳岛可以说是全中国最著名的岛屿之一,他的美名得益于传唱了大江南北的歌曲《太阳岛上》,今天在太阳岛的音乐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座用青铜铸就的钢琴,而钢琴的谱架上,放的正是那首《太阳岛上》。

    当年,作为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的插曲,《太阳岛上》传遍了大江南北,也让哈尔滨太阳岛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名胜。那喜悦的歌声,充满了欢乐和生机,那律动的音符,更唤起了人们心底的希望。多少年过去了,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对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来说,那个年代,是心底的一架钢琴。那时的血与火,爱与恨,希望和艰辛,奋斗与喜悦,在心里,铸成了一架钢琴。它能弹奏刚强的旋律,使面对逆境的人振奋;也能弹奏温婉的小曲,给人以回忆的温馨。

    嘉宾:在太阳岛上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在这里来回味音乐的美好,或者是隔江眺望城市的胜景,这个岛屿最初是由那些俄国人,来修建别墅供自己休闲度假之所,而现在它也成为了到哈尔滨的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处。虽然我们来的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是一座座精美的雪雕也为我们展现了,太阳岛冬季的魅力,音乐园使得太阳岛和音乐之间,有了实物联系,其实热爱音乐的哈尔滨人对于家乡的热爱,从那曲《太阳岛上》之中便可见一斑。一曲《太阳岛上》传唱了30年,这首歌曲唱出了哈尔滨人对家乡的回忆、 热爱 、向往与期待。

    这便是哈尔滨人的乐观,即使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他们依然能用心中的希望,找到冰雪覆盖下的幸福和欢乐。这样的幸福,与季节无关,与温度无关。在冬天纷飞的雪花里,也在夏天翻滚的浪花里。在太阳岛上,在中央大街上,也在家乡小路旁盛开的丁香里。

责编:高洁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