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Music city》系列之上海(中)
《浦江新韵》

 

CCTV.com  2011年06月03日 12:05  进入娱乐城堡  来源:  

    奔驰在上海的高架路上,时不时会有一排排低矮的红色屋顶,连成的大片住宅映入眼帘,这就是石库门。石库门,是上海的符号之一,它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居民住宅,选用石料做门框。而上海话把用一种东西,包套或收束另外的东西讲做“箍”。于是这种用石条“箍”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后又变成“石库门”。

    采访:

    构筑成这个城市最重要的部分的人,基本上是住在石库门里面,它是一种联体形的这种房子,这种居住形式,其实跟北京的四合院是差不多的,差不多形式的。只不过它是往上面发展,有二楼,有三楼, 但是它这个石库门,门框是用石头做的,然后外面有弄堂 ,弄堂是一个共享的空间,生活在这个弄堂里面的人,可以在这里烧饭、洗菜、洗衣服,聊天。(摄影师:尔冬强)

    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石库门,是这座城市真正的骨架和脉络。这样的建筑在上海曾经多达9000多处,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成了上海近代文明的一种象征。在那些黑白泛黄,不断闪着划痕的老电影里,那些嘈嘈切切里绕出婉转音韵的声音里,上海的风情被一遍遍,生动淋漓地展现着。而其中最动人的那个景象,莫过于近在咫尺的两人,隔着过街楼,他满心欢喜地听着她唱。

    背上简单的行囊,听一首老歌,摘一片风景,走进弄堂,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这座城独一无二的情调。无论是初遇,还是重逢,这里留给人们的是一样的熟悉和温暖。

    嘉宾:

    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是一个浓缩了上海的地方。每一个到过田子坊的人,心里面都有他非常独到的摸样。外国人到了这里觉得它很上海,中国人就觉得它很西方,老年人觉得它很怀旧,而年轻人呢却觉得它非常时尚,这就是田子坊。

    田子坊,一个简单而美丽的名字,这里有老上海的居民,有新兴的创意小店和画廊,有老旧的厂房,也有淡淡飘扬在巷中的咖啡香。

    采访:

    Discovery, 发现。你可以在这里发现很多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景。田子坊还有一点有意思的,就是这些弄堂,这是上海房子最有意思的特色。弄堂、小弄堂,曲径通幽。走来走去,就会有新的视觉发现。(上海影视人:顾晓东)

    1998年,那个时候是陈逸飞、尔冬强他们一批老的艺术家,他们最早进入这里。田子坊一共是由四条弄堂组成,是泰康路210弄、248弄和274弄,还有个建国中路155弄。但是呢,上海好多创业产业园区就是民居的,唯有田子坊民居啊,是1929年造的。 那些艺术家呢,我也问过他们,他们就是喜欢这些老的建筑,它是海派的文化,原生态的一些的文化,他们就喜欢这些。(田子坊居民:周心良)

    在田子坊,有一些工作室时常会开展演唱会,来往的过客总是沉浸在乐曲中,

    忘记了前方的行程还有多远。是音乐打开了封存的心灵,让每一个被遗忘的故事,

    随旋转的音律娓娓道来。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子坊,它给痴迷西方艺术的人以浪漫,给依恋上海情结的人以典雅;在这里,没有地域、年龄、贫富之分;在这里,只有艺术与风情,它们会和每一个人携手同行。

    采访:

    你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历史,因为原来的生活可以保留,所以你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生活,所以不管是中的西的,新的旧的,都在这里交汇,是个非常有上海生活气氛的地方。(上海影视人:顾晓东)

    上海,是一块肥沃而独特的土壤,她深厚的文化渊源,她开放的文化理念,她包容的文化气息,孕育了独特的都市文化。上海,是一朵玫瑰,她在时光之海里绽放,留下无数美丽的花瓣,延续着她幽淡的芬芳。

    上海,总会带给人惊羡。如果说田子坊的石库门还在尽量保留着它原生态的风景,那么新天地的石库门就完全是别样的风情了。走进这里,看到的不再是那古旧的民居,而是最时尚和新潮的上海。漫步在朱红百叶窗边,流连在精美门饰前,徜徉在清水砖墙旁,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新天地比做是上海的客厅。因为她的大气和华丽,也有人把新天地比做是上海的一块琉璃,折射着全世界的光芒。而距离它最近的一盏灯,就在身后这幢宁静的房子里。九十年前,13个年轻人走进望志路106号这扇木门里,聚首在这盏灯下,他们相信,从这个石库门透出的光会照亮一片新的天地。

    采访:

    那现在,上海滩又有一个新的面目,就是把以前的优秀的东西给传承下来,给我们的后代,给世界各地的人更加了解上海的过去,也是体现了上海的未来, 是非常非常有生命力的。(上海1931店主:ROSE)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神奇的梦想,创造前所未有的传奇;这又是一座历尽风雨沧桑的老城,每一条里弄都隐藏经年的故事,酝酿风花雪月的柔情。而这一切,都被历史的笔写成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音一调,都镌刻着这座城市的繁华过往。

    2002年,上海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列商运磁悬浮列车。坐在每小时行进430公里的车厢里,上海人又领先感受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处处洋溢着的前卫与时尚。

    嘉宾:

    漫步在上海,就像漫步在一座迷宫,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强烈的超前意识与浓浓的怀旧情结,弥漫在她的大街小巷。这里有非常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非常古朴的里弄洋房。崭新而宽阔的街道,蜿蜒的林荫小路纵横交错。上海, 这就是让全世界目光聚集的一个城市。

    浦江两岸,涛声依旧。不知从何时开始,它们习惯在一首歌里沉醉,爱上了词的韵味,曲的旋律。无论是朦胧的晨晓,还是璀璨的夜色,两岸的楼宇都散发着迷人的风采。上海就是一杯珍藏于时光深处的窖酿,让所有的来者,在如歌的岁月里交换杯盏,沾唇即醉。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的外滩,因拥有52幢风格各异、气势宏伟的大楼,而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些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虽然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出自不同的建筑师之手,

    但其色调和整体轮廓却惊人的相似。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刚健、雄浑、 雍容华贵的气势。它们像一曲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艺术交响,百多年来,一直回荡在黄浦江畔。

    嘉宾:

    浦西是老上海的租借地,昔日各国的领事馆林立于此。而浦东的新建筑群,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以其各自的特色屹立在江岸。浦江两岸,这些古典的现代的建筑群,宛如一座座水晶般得宫殿,让人叹为观止。

    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的东方明珠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还有陆家嘴金融中心,那些一幢高过一幢的大楼,它们都是上海无法超越的传奇, 伫立在浦江两岸。看着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古今结合的建筑,不禁感慨:上海,不仅是风花雪月的上海,也是一个“垂直上升”的上海。

    采访:

    我做职业摄影差不多30年的时间,当然我是很幸运的,就是说,我刚好目睹了这个城市完整的变迁。那么今天上海发展的这个速度,各方面就是更令人震惊。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讲,就是我在航拍时,我在高空去看这个城市的时候,真的是有爆炸的感觉。(摄影师:尔冬强)

    上海是一个魔方,你随意拼接,都能拼出一幅精彩。而拨动这魔方的手,便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上海人,他们的勇敢、他们的奋斗、他们独特的格调和品位。这个勤劳的城市,她从来不曾沉睡,在自己那美丽的过往中,却永远以生怕落后的姿态,快步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一首歌里相逢,从此爱上这座城。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微笑,在温暖的城市拥有那一份美丽的幸福。

 

 

责编:高洁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