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Music city》系列之西安(上)
《秦腔秦韵》

 

CCTV.com  2011年07月06日 22:29  进入娱乐城堡  来源:  

    “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贾平凹《秦腔》

    古往今来,高天厚土的关中大地,一直回荡着慷慨豪迈的乐声。秦腔,是放开嗓子吼出来的。这古老朴实的调调吼出了陕西人的血性,也吼出了八百里秦川的大气。正是“地不同俗,剧不同腔。”秦岭脚下,渭水河边,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周秦汉唐的盛世,也孕育了豪爽的“秦人”和粗犷的“秦腔”。西安,这座身处关中大地中心的千年古都,更是亲眼目睹了无数的起起落落,沧海桑田。这些盛衰无常的人与事,也成为了秦腔里惹人惊叹的情节。西安,秦腔,是生长在同一片水土上的同胞兄弟。要想真正了解西安,了解关中大地,须真正听懂这荡气回肠、粗犷“火爆”的腔调。

    嘉宾:多少年前,如果你乘飞机来西安。那么,在飞机降落之前,你可以从空中非常清楚地看到很有规模的西安城墙。这非常雄伟的城墙啊,就仿佛是架设在时空中的一座桥梁,把古老的秦汉风韵跟西安现在的幢幢高楼大厦,还有时尚的都市生活紧紧地相连。

    登上高大的城墙,举目远望,西安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这儿,你可以眺望大小雁塔的庄重挺拔,聆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遥想始皇陵地宫里的机关重重、兵马俑列阵时的撼天动地;还可以感受西安城里的车水马龙,品味西安美食的畅快淋漓。可以说,这座雄伟的古城墙就是西安古今生活百态的“大观园”。

    在城墙脚下、绿树丛中,聚集了来这里闲庭信步、聊天找乐的西安人。他们或以水作墨,把地当笺,工工整整地挥毫走笔;或拉开架势,忘情地吼上几句秦腔,哪怕唱得荒腔走板也不在乎。恐怕只有土生土长的秦腔,才能唱得出西安人的气魄,才能唱出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秦腔是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创造而逐渐形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采访:

    那种感情的喷发,它就表现出来了。那实际上秦腔音乐,在我们实际的创作中间可以应用的,包括它的旋律,包括它内在的文化的一种底蕴,都会在我们的音乐创作中间,在我的音乐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击节有力的梆子、尖细清脆的板胡,令人情绪激昂。声声地动山摇的唱腔,更吼得观众血脉喷张。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秦腔毫不做作地唱出了陕西人的豪爽。在西安,大大小小的秦腔剧社星罗棋布。而其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就要属西安关庙街的易俗社了。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