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湛蓝的天,碧绿的水,奇美的景,善良的人。一路走来,我们寻找的不外是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关系,寻找一处能让人类更诗意地栖息、安居的所在。
《翠湖春晓》是聂耳根据云南昆明地区颇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洞经音乐曲牌《宏仁卦》的旋律作为其主要素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采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调式、速度、配器的变化对比,发展成三个段落,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此曲是聂耳根据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抒情性的民乐合奏曲。翠湖是聂耳家乡昆明郊外的一个风景区,那里虽然占地不大,但亭台楼阁、水榭曲桥样样俱全。聂耳在家乡时经常与家人、友人游迹其间。因此,这是一首充满乡恋之情的音乐诗篇。
嘉宾: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跟随我们音乐频道的《乐游天下》栏目一起走进云南。这里是昆明甬道街73号,1912年2月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诞生在这座阁楼里。
采访:
清光绪末年大概是1905年左右,玉溪的一个中医叫聂鸿仪,带着他的夫人以及两个儿子到昆明来谋生,他就租下了当时72号的一个小院子开药铺,叫成春堂药店。住下来以后他又接着生了四个娃娃,最小的一个娃娃诞生在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就是1912年。这个小孩就是后来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解说:
聂耳不到四岁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是个勤劳贤惠的傣族妇女。为维持生计,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艰难地考取了行医资格,靠抓药配药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采访:
聂耳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听故事,聂耳的母亲讲故事的方法也很奇特,她讲故事不是单纯地讲,她这些故事都是一些韵文一些诗歌啊、民间的一些传说,都是韵文。她就用玉溪花灯调、傣族的歌乐把这些调子装进去,一边讲一边唱,就是用歌曲说唱的形式给聂耳讲故事。那么就使得聂耳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为他后来成为音乐家起到很大的作用。
解说:
在求实小学读书时,聂耳不仅学习优秀,音乐天赋也展现出来。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还是学校乐队的指挥,童年的苦处和母亲的教诲时时激励着他。他要用自己的灵魂、时代的呼声,谱写那激励和团结灾难深重的穷苦民众的乐章。那是他创作的高峰期,面对外敌的侵略,他创作的乐曲如号角般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义勇军进行曲》是从他血管中迸发的乐曲。聂耳十八岁离开昆明,二十四岁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遇难。应当说,他年轻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这个地方生活成长,与这条老街息息相关。
![]() |
嘉宾:
成长环境和从小的耳濡目染接受到的教育,将会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非常绝对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昆明能够诞生像聂耳这样伟大的音乐家,有一点,那就是昆明本身就是一座音乐之城。我手里拿的这一本是《聂耳日记》,里面不难看出聂耳对翠湖是非常喜爱的。他基本上每天都会来翠湖一趟,而在这本日记里记录,其中有一个月他有六天都来了翠湖。另外,我们从他创作的乐曲里面,也可以发现他对翠湖的喜爱。在他创作的三首民族管弦乐曲里面,其中有一首就是写翠湖的,名字在这儿,叫《翠湖春晓》。我知道聂耳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来翠湖了,因为这里实在是到处充满了音乐,音乐声是此起彼伏,真是一个大的天然的音乐厅,那边有人在唱《小河淌水》。
采访:
你们好!
你们好!
你好指挥!
你好你好!
来跟我们介绍一下,都是一个单位的吗?
不是不是!
他是人民教师,有厂长、有公务员,退休以后大家在一起,我还以为你们是一个单位的,那么整齐。
我们在一起闲下来呢,退休以后(一起)唱唱歌调剂生活,那能不能再唱一首云南的小调啊,或者什么给我们听?
《猜调》你们几个同志都会唱的。
一起!
采访:
很好听!
词不太记得了。
可是我觉得这首歌曲是它的一问一答很可爱。
咦,这些小伙子是?
我们听见你们的歌声来的,唱的非常棒。
欢迎欢迎!
你们好!
你们从哪来?
我们就从本地来的,我们也是搞音乐的,我们想跟这些叔叔阿姨们一起玩一玩。
好啊!
《猜调》这歌我想啊,能不能我们也来唱一个版本,给大家听一下!
好!欢迎欢迎!
我们是想民族音乐还是要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
所以我们就弄(编)了一个英文版的。
采访:
太棒了!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歌?
《螃蟹歌》。
什么?旁孩是什么?
《螃蟹歌》。
《螃蟹歌》是吧?
甩也甩不脱就是说的螃蟹对吧?那你们刚才学的这个是谁教的?
老师!
周老师,您好您好!您刚才教给孩子们的这一段《螃蟹歌》,这个是我们老昆明的童谣吗?
对对对!是我们老昆明的童谣,这个是昆明人个个都会唱的。
个个都会唱?
嗯,个个都会唱。
你学一下嘛我觉得,不能白来一趟啊对吧?!
你们觉得姐姐能学会吗?
能!
好吧,我来跟你们学!
来,那你们来教我啊!
一个螃蟹八只脚。
一个螃蟹八只脚。
哈哈!
其实它是说一个螃蟹它有八只脚。
然后呢?继续。
两只眼睛那么大的壳。
两只眼睛这么大的壳。那么大的壳,屁股还要扭一下,哈哈,那么大的壳。
谢谢,谢谢你们教给姐姐这个童谣。很好!你们接着玩吧!
![]() |
嘉宾:
我们现在是来到了昆明官渡古镇,我们要来逛逛这里的金刚塔。这一座金刚塔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存的三座金刚塔之一。据说它的土质,底下的底座的土质非常得松软,所以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这个金刚塔。2001年到2003年间,官渡人就把整座塔,重1350吨哦,整座塔提升了2.6米,这一点也算是官渡人在文物修复方面的一大壮举,前面还有一个戏台。
嘉宾:
刚才大家听到的黄虹演唱的这一首《耍山调》,跟昆明的一个习俗是有非常紧密的关联的,那就是每年三月三爬西山,那爬到西山来干什么?肯定少不了唱歌呀?那么今天我们就把黄虹的传人李丹瑜小姐,请到了我们节目的现场。
采访:
您好!李老师!
你好!
今天要请你来给我们做导游。
没问题!
做这个导游难度有点大,因为又要带我游,还要唱歌给我们听。
没关系的,因为我就生长在云南嘛,经常爬山,底气很足的。
三月三,爬西山,我们要去耍山调。
责编: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