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惯例,由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做报告,总结一年来全面工作,梳理下一年工作思路。经济、反腐、改革、军事、外交、党建都会被提及。市场关心的一些问题,料在此间可以找到答案。
四中全会有望绘制“法治中国”路线图,将依法治国具体化、路径化,使之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习近平使用“八个能否”来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区别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国外的政治文明,既展现了制度的自信,也表达了发展中国式民主的决心。
四中全会以司法改革为切入点讨论依法治国,将有助于党内统一认识,正视改革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完善政治体制建设,摆脱法律困境,消除改革障碍。
正式开除违法违纪中央委员后,中央一般会从候补委员中递补新的委员,以保证中央委员的名额数量。此外,一些重要部门的人事调整或许能从此次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调整中看出端倪。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对此,境外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分析指出,四中全会“法治中国”的主线呼之欲出,法治中国的总体规划及远景都将逐渐明确;今后法治权威将被置于改革之上,改革将以“先立后破”的方式推进。
据记者统计,此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开会时间最晚的一次四中全会。有分析指出,时间节点的选择折射出依法治国议题牵涉面广泛,需要更充分地征求意见及修改完善,也反映了中央的审慎务实态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远景,其中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哥哥以为,法治体系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需要升级到2.0版。
香港《大公报》9日刊发系列文章分析,这次全会除了将擘划依法治国路线图之外,还将对众多违法违纪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采取组织处理措施,递补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