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利用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等多种措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美国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工业产能利用率曾下降到80%左右。为此,美国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解决产能过剩危机。第三产业的发展减轻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波动对整个经济稳定性的冲击,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投资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采取通过海外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等措施,把一些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减少和停止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生产。如纺织品行业,英国通过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投资建厂,积极向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一般性布料等低附加值产品,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行业效益。

第三,扩大出口,化解过剩产能。

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在多行业相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20世纪60年代前,针对战后国内需求疲软,日本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大量出口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对外依存度从战后的10%上升到近40%。 一是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重点发展煤炭、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二是推行对外征收结构性关税,严格限制化学、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及机械等产品的进口等贸易保护政策,提高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对内采取鼓励出口的优惠融资制度,实施出口振兴税收制度和出口保险制度,积极帮助日本重化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启动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1957年下半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主要行业产能过剩明显,社会各界对于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普遍缺乏信心。日本通过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最低工资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启动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一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支出,提高农产品价格。 三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一系列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启动了日本国内需求,有效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