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的自我介绍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16日 14:01) 
                  
                  
				  我们的经历: 
  1993年的10月下旬,《东方时空》栏目的《生活空间》节目组开始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那时到现在,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在2000的11月,《生活空间》改名为《百姓故事》,但我们的老本行没有变,依然每天向您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至今,已有两千多名中外老百姓通过我们的屏幕和您见了面。 
  如何收看我们的节目: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您会在每个星期的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东方时空》栏目中看到我们的节目,每天节目的长度为10分钟。 
  我们在拍摄谁:
  我们的广告语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我们拍摄的都是发生在中国普通人身上(也包括部分外国人)的故事,其中也包括您的故事。当然,在中国生活的很多很有地位的人甚至包括国家领导人也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们更愿意将镜头对准真正意义上的老百姓,或者说是占中国大多数的普通人。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的在这个变革时代发生在中国普通人身上的喜怒哀乐的变化。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更直接、更感性的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同时通过这些普通人的足迹记录下中国进步的轨迹。 
  我们的态度:
  我们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们每天的工作是用纪录的形式讲述故事,但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群老百姓。我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和老百姓在心灵上进行平等的、真诚的沟通。我们愿意尊重每一个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老百姓,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付出的尊重能够得到真诚的回报。这意思是说,我们在讲述许多感人故事的同时,希望也能被这些故事所感动,也希望这些故事中所透视出来的情感力量和道德观念能够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并激励我们永远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我们的使命:
  历史是由人民写成的。我们的共和国正经历着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变革。每一天,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13亿人都会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中最有时代特征、最具人文价值的内容用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来。它所起的作用与用文字记录历史的作用是一样的,却比文字更形象、更直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在通过小人物的故事记录中国的历史。 
  关于我们自己:
  八年来,为大家讲故事的编导已经换了好几茬。现在《百姓故事》的从业人员有30多人,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这里面有大哥哥,也有小妹妹;有结了婚的,也有未婚的;有博士生,也有大专生;有北京的,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聚在一起,无非这么几个目的:一是喜欢做电视工作;二是愿意为观众讲故事;第三是在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不同的故事。 
  俺们这里都是热心人,俺们这里有结了婚的,俺们这里有没结婚的,俺们这里还有离过婚的......俺们告诉您俺们长“傻”样,俺们在这里给您讲讲俺们“老百姓的故事”。 
  陈真 
  1965年生,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4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后赴澳大利亚留学。1996年加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现为《百姓故事》制片人。从事电视事业18年来,一直致力于纪录片的制作,现在栏目是所做过的节目中最短的,正在为把许多长片变为短片而勤奋工作。 
  山东人孙华拉 
  ·到目前为止所从事过的职业:军人、医生、电影编导、电视记者 
  ·曾经最大的理想:以一个军人的身份战死沙场 
  ·血型:B 
  ·星座:水瓶 
  ·最喜欢的格言:言必信、行必果 
  ·最崇拜的人:巴顿将军 
  ·最喜欢看的体育项目:足球、NBA篮球比赛 
  ·最欣赏的体育明星:罗伯特·巴乔、“飞人”乔丹 
  ·最喜欢的歌星:罗大佑 
  ·最欣赏自己做过的一件事:戒烟 
  ·现在最大的梦想:让观众看《百姓故事》就像看大片一样过瘾 
  ·婚姻状况:出过城但又进去了 
  ·年龄:属于那种有贼心但已没有贼胆的中年人 
  山东人陈竹强 
  ·男,1971年生,“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栏目,让我体验不同的人生,认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事。 
  北京人陆萌 
  ·女,出生年月不详 
  ·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生意经一点没学会,经常逃学去看电影) 
  ·后到北京电视台专题部(改行真难,第一次我都不知道编辑带该哪面朝上) 
  ·又到有线电视台《第三只眼睛》(第一次认识纪录片) 
  ·再到中央电视台青少部,获政府奖-金童奖(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司徒兆敦老师,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 
  ·最后来到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 
  黑龙江人李哲 
  ·《百姓故事》的一名新兵。 
  ·出生在大雪飘飘的哈尔滨,大学毕业后一帆风顺进了哈尔滨电视台;五年后突然想换一种活法,于是来到了北京。 
  ·北京真好啊!可是太大啦!!! 
  ...... 
  ·现在的革命理想是新兵什么时候变成老兵。 
  海南人蔡南灿 
  ·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罗万村人,是这里惟一的农民。大学毕业后到了《东方时空》,去年来到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就想当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 
  ·常常开怀大笑,据说是“O”型血的人 
  ·喜欢在大马路边欣赏来来往往的美女俊男,他们说我肯定是水瓶座的 
  ·我妈从小就告诉我,“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先怎样对待别人”,所以有几个“酒肉朋友” 
  ·年少的时候常常梦想自己指挥一支“部队”,如今醒了,但一直努力拥有自己的一本杂志或者一份报纸 
  ·喜欢巴蒂,喜欢“红魔”曼联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天天锻炼自己,要长成参天大树。 
  ·色弱! 
  辽宁人程正 
  ·当过干部、下过海,呛过水、浮上岸以后当了记者。现正到处找学校上学,找片子拍。 
  安徽人董方永 
  ·北方人说我是南方人,因为家在淮河以南;南方人说我是北方人,因为家在长江以北。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毕业之后就职于中国舰船研究院影视中心。 
  ·2000年元旦之后终于找到自己的组织,成为最后进入《生活空间》的两个人之一,来了以后没多久,《东方时空》改版,《生活空间》改名《百姓故事》,这让我想起我到广播学院时看到的一句标语:这里是终点,也是起点。 
  北京人张敏珍 
  ·我是地道的北京生北京长的湖北人,有着明显的双子座的特征。我爱热闹也爱独处,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中静静地欣赏周围的人和物。我酷爱水产品,是水中一切能够食用生物的“克星”。 
  ·我喜欢永远25岁的谭咏麟,还喜欢酷酷的咪咪眼的黎明,罗大佑的歌声伴随着我长大,对他的痴迷不可言表。加盟《百姓故事》以来,最愉快的就是,我有了一帮一级棒的同事,和他们相识是我的幸运,和他们相处是我的快乐所在。我们每天都在写着真正的“老百姓一日一日的故事”。 
  ·很开心和一群热心肠的人在一起忙忙碌碌的日子 
  湖北人陈坚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中途去新疆玩了十一年(随父) 
  ·确定无疑的“O”型血 
  ·1993年4月间一不留神溜进了《东方时空》 
  ·打小就爱说爱笑,爱跑爱跳,多次得到各类体育项目之冠 
  ·一生中最得意的事就是和故宫古画修复高手学会了裱画。据当时的大人们说,我的画裱的不比《荣宝斋》的差。 
  ·业余时间和女儿一起去学英语,四年下来女儿的英语呱呱叫,我的英语......活到老学到老。 
  山东人邢爱丽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身高1.75米的她,年少时曾是排球主攻手,当知道自己无望成为郎平“第二”时,改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山东一家电视台做了主持人,个性不喜欢张扬的她更喜欢幕后工作,于是又改了......当了编导。B型血的她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漂”在北京,把根留在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 
  ·(同事点评:做事认真的她被大伙戏称为“德国女人”。) 
  河北人刘保军 
  ·河北保定人,72年出生。几乎在《东方时空》栏目诞生的同时,开始“触电”,在保定电视台做新闻节目。 
  ·也许六年里整天生活在正义与公理之间让人感觉有些疲惫;也许想换个环境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许是《东方时空》六年时间对我潜移默化地影响。2000年6月,加盟了《东方时空》。现在《百姓故事》任摄像,在来自五湖四海的老百姓组成的大家庭里愉快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1.78米的身高,120斤的体重,再加上20斤重的摄像机,难免让人有些担心。 
  ·“小伙子,行吗?”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山东人王向群 
  ·又名大象,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个很高,人很帅,头发自来卷,整天心情很愉快。 
  ·铛哩个铛! 
  ·铛哩个铛! 
  北京人李伦 
  ·男,1993年在《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任编导,现为《百姓故事》主编。 
  ·近视,无散光,无色盲。 
  北京人王宁 
  ·女,98年加盟《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现为《百姓故事》编导。 
  ·童花头,肤白,大眼睛,苗条,爱喝疙瘩汤; 
  ·擅清史,熟读《红楼梦》,尤其其中吃螃蟹的章节。 
  山东人席韦 
  ·男,93年加盟《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编导,现为《百姓故事》编导。 
  ·食肉动物,家住北京郊区,善挑西瓜。 
  杨云苏小姐 
  ·女,97年在《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任编导,现为《百姓故事》编导。 
  ·喜食辛辣 
                责编: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