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作者:王琦 58岁 内蒙古包头市观众)
要说我是怎么喜欢上《远方的家》的,还真有一个过程。从小就明白“立身以立学为先”的道理,但随着工作负担、生活压力的减轻,又总想把“苦学”变得轻松一些。如今,生活已经不能没有电视。我想怎么才能把电视与学习结合起来呢?我把突破口选在了纪录片上。在我看来,纪录片虽没有剧情片让人喜、让人忧的情节,没有综艺节目的红火热闹,没有体育节目竞技和博弈的扣人心弦,但它却能给人以知识,让人开阔眼界,从中汲取养分,滋养心智。纪录片的镜像表达和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特质,使它在易理解、易接受和不易遗忘等方面,远远超过书面语体阅读。
我整理的江河万里行目录
可以说,我的纪录片时代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缘阶段。只要坐在电视机前,碰上播什么纪录片就看什么纪录片,捡到篮子里的便是菜。实际还是一种任性消遣。第二阶段是选择性收视阶段。我喜欢旅游,不仅钟情于风景名胜,而且对山林乡野、众生百态都兴趣不减。于是,我开始追踪那些反映旅游和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中央台的《走遍中国》、《地理中国》、《见证•发现》、《探索•发现》、《中华民族》、《生活365》、《乡土》、《绿色时空》,北京台和上海台各自的《档案》,旅游卫视的《有多远 走多远》,内蒙古台的《蔚蓝的故乡》,陕西台的《七女秀陕西》,云南台的《经典人文地理》,甘肃台的《中国西北角》、《中国游》,江苏台的《江苏新时空》,青海台的《时尚旅游》,甚至台湾中天台的《台湾脚逛大陆》等等,都曾是我涉猎的对象。在这一阶段,虽然在内容上有了选择性,但有限的收获却是杂乱无章的、碎片化的。那效果比狗熊掰玉米好不了多少。第三阶段是“学习式收视”阶段。也就是我所追求的看电视与学习两不误的境界。看电视与学习两不误,听起来好像是在自我解嘲,颇有点为自己涂脂抹粉的味道。但总结反思这五年来的经历和收获,我惊奇地发现,在轻松而不枯燥的学习收视中,我确实学到了不少,领悟了不少,也提高了不少。
我对我的“学习式收视”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系统性。按照这一要求,《远方的家》第一个系列《边疆行》正中下怀,没有比这档节目更具有系统性的了。《远方的家》很快成为我“学习式收视”的首选和必修课程。100集的鸿篇巨制,从广西东兴,到辽宁丹东,一路饱览边疆的壮美,一路收获边疆的故事。每看一集,都如食甘饴,余音绕梁。随后112集的《沿海行》、189集的《北纬30度•中国行》、239集的《百山百川行》、280集的《江河万里行》,以及正在热播的《长城内外》,就像一本本专著,一部部系列丛书扑面而来。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富矿,任你去汲取,任你去开采。二是“不动笔墨不看书”。古人说过,记则有成。跟着CCTV-4,借助网络平台,《远方的家》已播出的五个系列及正在播出的《长城内外》,我一集都没有落下,有的段落还要反复观看。就像在课堂上一样,每看一集都要做出完整的笔记。我的笔记采用的是我自创的“电视笔记体例”,正文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看点”,是内容要点;后一部分叫“品评”,是体会感受。真是俗话说得好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五年的笔记,已经成为我珍藏的一份财富。三是看后要有评论。我认为,这是一个反刍的过程、促进消化吸收的过程。这种评论,实际就是从前我们所说的观后感,但互联网把它改装成了微博上的评论,贴吧上的跟贴。运用这种新形式,我的观后感也走进了微博、博客和贴吧。在互联网广场上与“远粉”的交流互动中,思维的火花随时会得到碰撞,我的所想所感也不再是孤芳自赏;与栏目组的联系沟通,变得快捷高效,得到回应的机会也大大增多。
在这种“学习式收视”中,我与《远方的家》相随相伴,不觉将近五个年头。五年来,我共做了50多万字的电子笔记,在百度贴吧发贴近500贴,在新浪网发表图文博客330多篇,在新浪网和腾讯网发布微博800多条。然而,更多的收获是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
首先,增强了知识素养。几年来,跟随着《远方的家》的脚步,走边疆、看沿海,登高山,过激流,访名家,住民居,到口岸,探哨所;观日出日落,听鸟鸣猿啼,过荒漠草地,住乡野秘境;品尝过美味佳肴,也战胜过难以下咽。走遍东西南北,体验一年四季,追寻历史的过往,直面现实的境况;寻访江河之源,探究文明之根。在这种特殊的“行走”中,我知道了祖国边疆不再边远落后;我明白了祖国的疆域,除了脚下富饶的土地,还有广阔无垠的蓝色国土。从天文地理、山川风物,到人生百态、历史文化、宗教民俗、饮食服饰,我仿佛就读了一所综合大学,就像全科医生学到了医学百科。在学习式收视中,许多无知变成了有知,不少一知半解变成了知之甚详,更多的懵懂变成了清醒,更多的疑惑变成了确信。许多只“知其然”,变成了“知其所以然”;一些从书面语体获得的抽象概念、模糊轮廓,在镜像语体的吸收中得到形象构建和清晰呈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方的家》走过的地方,似乎增加了无形的魔力,吸引着我的脚步。如果说我的“学习式收视”是“课内”的话,那么追寻《远方的家》的脚步就是名符其实的“课外”活动。五年里,我已经寻踏过《远方的家》留下的不下30处脚印,这超出了我前30年出行的总和。在我追寻的线路中,既有诸如北上广、九寨沟、香格里拉、福建土楼、武当山、井冈山,这些被视为初级“旅”友常去的一线目的地,更多的是升级版“旅”友才会关注的地方,比如广西巴马长寿乡、靖西通灵大峡谷、大兴德天瀑布,云南德宏瑞丽、保山腾冲,黑龙江雪乡,江西三清山、明月山,湖北恩施大峡谷,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河南信阳南湾湖、鸡公山,洛阳白云山、老君山,陕西商南金丝峡大峡谷、汉中褒斜古道,甘肃崆峒山、黄河石林,宁夏六盘山和沙坡头。每到一处,我都能享受到从影视空间到现实世界转换的乐趣,都能体验到“课内”与“课外”的不同收获与虚实互补。
随着这种“学习式收视”的与日俱进、日积月累,知识增长了,眼界开阔了,内涵丰富了。在社会生活的交往中,在同学朋友聚会时,不用再忧虑自己的“不入流”,不用再担心谈资的匮乏和平淡,有时还能因 为我的“神侃”而赢得赞许、羡慕、甚或是些许嫉妒。
其次,滋养了心智,陶冶了情操。《远方的家》不仅内涵丰富,让人增知明智,而且就像一服滋养心智的良药,会在不知不觉中,徐徐渗入你的心田,得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远方的家》,当你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时,当你看到祖国边疆与邻国现状的对照展现时,当你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时,当你看到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时,当你惊喜于不同地域民俗民风的千姿百态,甚至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时,你能不为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自豪吗?当你看到不同阶层、不同境遇下人们的勤劳、善良、乐观、坚韧和不屈不挠时,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能不潜滋暗长吗?《远方的家》徐徐的记录、娓娓的讲述,都在告诉我们,不管是大江大河,还是山间小溪,都是哺育中华儿女的乳汁;不管是白雪皑皑的高山,还是森林茂密的崇岭,都是庇佑我们的天然屏障;不管是丘陵坡地,还是河谷平原,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沃土良田。面对节目的深度刻画和形象表达,你能不对这片土地心生敬畏吗?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出镜记者不是冷眼旁观者,不是简单的采访叙事人,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学习者和探索者。他们有爱,有恨,有喜,有忧;有欢笑,有眼泪,有坚强,有犹豫。雪梅的端庄,谭谭的睿智,天骄的甜美,王静的“疯癫”,刘莎的大胆,彭祖的儒雅,梦路的坚强,王瑶洁的微笑,李七月的眼泪……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真诚,不仅打动着你,而且抚慰着你,温暖着你,改变着你。现实中被工作、名利、位子、房子、车子、儿子囚禁着的心灵,在观看中会得到某种释放。主创人员对价值观、人生观及现实世界的影像解读和审美诠释,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底色及其精神蕴涵,让我们领悟到爱的博大、坚韧的可贵和国家情怀的崇高。在熏陶感染中,你的内醒会更加趋于自觉,你的自律常态会更加稳固,你的道德层次和秉性会不断趋正并趋高。心灵中如果有坚冰就会被融化,如果有雾霾就会被驱散,如果有阴影就会被照亮。“家”的气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你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浮躁少了,粗鄙少了,生活中的忧烦和抱怨也少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的精神世界仿佛得到新的孕育、发酵、熔铸和升华。
第三,学会了现代生活技术,提升了自我。看电视做笔记,没有经验可资借鉴,老师也从来没有教过。最大的困难是,跟着播出时间看,影像画面稍纵即逝,做笔记跟不上节奏,想一集不落地连续看一档节目,根本做不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CNTV的上线更是如同雪中送炭。点播变成我看电视的首选方式,被动式观看变成了自主式观看。然而,要实现这个质的飞跃的关键,是你的计算机和上网技术。对于年近花甲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道不小的难关。计算机实用知识、互联网基础应用,你都得从头学起。什么搜索、拷贝、链接、转换、截图,等等,这些基本技能虽说简单,但操作起来却丝毫都不能含糊。硬件、软件、客户端、APP,等等,还需不断更新升级。在攻下这一难关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熟练使用五笔输入法,掌握了百度贴吧浏览和发贴的技巧,在新浪和腾讯注册了微博账号,在新浪和网易开设了博客,在QQ空间还撰写了图文日志。如今,诸如关注、评论、转发、点赞、@、私信等等,我已经全部驾轻就熟。不谦虚地说,年轻人会做的,我都会做。
没有想到的是,一番努力,还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开启了我的“互联网+”生活。知识的举一反三,技能的迁移,让我很快进入了互联网+的生活。网上购物,淘宝、京东、国美、苏宁,各家比价,择优选购。养生保健,户外用品,结合从《远方的家》学到的知识,样样购买原产正宗。滴滴出行,专车预约,公交实时定点查询,GPS导航定位。当下“时髦”的这些现代生活技术,已经变成了我的基本技能。神奇的是,将近花甲之年,居然还“捞”到一个新的官衔——QQ群主、微信群主。凭着这些“独门绝技”,我无意间又变成了旅游达人和“专家导游”。在朋友们的撺掇下,制订出行规划、安排旅游行程、编制自驾路书、购买车船机票、预订门票酒店、介绍知识背景,都成了我的强项。而且,某种程度上,我的安排比专业的更周密、更合身、更贴心。我们的一次次同行,也从“到此一游”升级为陶冶情操、体味人生。
人到晚年,相濡以沫,含饴弄孙,体现的是你在家庭和亲情中的存在价值;而在更多社会群体中的“被需要”,又是你人生价值的一种新体现。有了这些需要和体现,你就不容易孤独、郁闷、失落和消沉。走进《远方的家》,我获得了自我提升,我感到更加充实和自信。
马克斯•韦伯说过:“如果你不能从学问中获得陶醉感,那就离学术远一点”。我是真正在《远方的家》获得了“陶醉感”,而且痴迷于它的魅力。我愿能有更多时间呆在《远方的家》,保持这种“陶醉感”;我更愿《远方的家》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