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对话官网 >

施罗德:高度专业化的德国经济,并不惧怕来自中国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10: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施罗德:高度专业化的德国经济,并不惧怕来自中国的挑战

    (本周《对话》节目“经济变革中的德国选择”将于2012年1月15日晚21:55在CCTV2财经频道播出)

    《对话》主持人:季小军

    主嘉宾

    德国前总理 格哈德·施罗德

    对话嘉宾:

    梅兆荣 前中国驻德国大使

    顾俊里 中国德国研究会会长

    史世伟 对外经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杨 军 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助理

    受欧债危机影响,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经济急转直下,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欧洲正处于二战以来“最艰难时期”。当欧美各国正在与经济衰退作斗争之时,德国经济却被称为“一枝独秀”。

    继去年经济强势反弹之后,德国经济在今年继续保持着强有力的增长势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超过3%。德国中央银行6月份发布的报告认为,“德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全面好转阶段,整体产能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7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欣慰地表示:“德国已度过经济危机,现在形势比危机前更好。”

    那么,德国经济为何能一枝独秀?为德国摆脱高福利负面代价以及经济实力奠定基础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被称为“改革总理”,执政期间,对德国社会经济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这位德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总理,曾与布莱尔、希拉克并称欧洲三驾马车,共同奠定欧洲一体化的格局。

    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高端工业地位,使德国与欧洲其它国家的产业“空心化”形成鲜明对比,工业制造是如何为德国社会积累财富的?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传统高端制造业为德国贡献了29%的GDP,这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什么启示?而当下中国经济的去实业化趋势又该有何警醒?2012年1月15日德国前总理 施罗德做客《对话》谈“经济变革中的德国选择”。

    【施罗德:高度专业化的德国经济,并不惧怕来自中国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逐步推动世界市场的分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是一位“中德合作”的倡导者,作为一个非常看重实体经济的政治家,施罗德认为: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德国完全没有必要担忧来自中国的竞争力量,反而应该为中国拥有的广阔市场和优质生产力感到高兴。那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化市场中,中国与德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如何实现双赢?

    2012年1月15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做客央视《对话》,讲述一个老牌制造业强国正在经历的结构变革。

    拿到中国去的是生产,设计和营销留在了德国

    在《对话》节目的现场,主持人季小军问了施罗德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现在有一个问题,德国有些人,特别是包括一些害怕中国的竞争力量,如果说这个问题不好好解决,那么怎么实现双赢呢?”

    施罗德的回答很中肯,没有回避问题的本质:“我认为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我还想再强调一遍,我们那些昂贵的机器和汽车只能卖给日子过的好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拿到中国去的是生产,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设计和营销则留在了德国本土,这都是我们对产品进行销售所需要的。”

    施罗德认为推动制造业领域的分工,有利于保持德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领域也进行了分工,这对德国并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德国一直在经历结构变革,对于最发达的国民经济体来说,始终要考虑的是拿什么最新的产品放到市场,其它国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保持创新能力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施罗德也表现出了对德国制造业的自信:“中国在这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啊,我们必须看到德国高度专业化的经济,使其在某些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不应该害怕竞争,所有这一切都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正在这样做,因此如果中国有好的生产、有好的产品,我们是感到高兴的。”

    “一汽大众”带来的广阔市场

    在面对中国的制造业时,德国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家、政界、媒体人士,都普遍有这样一种情绪:害怕中国的竞争力量,他们觉得,任何产品中国的生产者一学就会,一生产出来,很快能够形成与他们竞争的规模。对此,施罗德在《对话》节目中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施罗德在任下萨克森州州长的时候就曾推动了当时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的合作,当年这项合作引起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施罗德回忆道:“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初一汽和大众建立合资企业的时候也在德国引发了讨论。有人说,在德国进行生产,把成品卖给中国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在中国建厂?现在来看,如果当时真的这么做了,德国企业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热词:

  • 对话
  • 高端访谈
  • 德国前总理
  • 施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