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军事频道 > 讲武堂官网 >

《书生点兵》之一:范仲淹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9日 14: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书生点兵①范仲淹

    作家 张锐强

    他是北宋著名文人,咏物抒怀,冠绝古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政清廉,体恤民情。

    他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屯田久守,白发出征;

    他文韬武略,革除弊政;数度被贬,一片丹心;

    塞上秋思征夫泪,将军原来一书生。

    敬请关注,《讲武堂》1月25日10:18播出,

    新锐作家张锐强深度解读:《书生点兵》之一:范仲淹。

    主讲人档案:

    张锐强

    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

    著有:《辛亥革命后》

    《名将之死》

    《战车时代的战争》

    《骑兵时代的战争》

    《火器时代的战争》

    《钱眼》等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讲武堂》。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叫什么呢?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就是《岳阳楼记》,这篇文章真是冠绝古今,千年之后读来,内心依然有震撼的感觉,有洗礼的感觉。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心忧天下。就是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谁写的,它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宋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范仲淹。

    我们知道宋代已不是诗的黄金时代了,所以范仲淹的名诗确实不多,但这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诗也是心忧天下的主旋律作品。那范仲淹他是不是就是一个整天皱着眉头满脸严肃的老学究老夫子呢,也不是,他还能写出这样让人柔肠寸断风格婉约的词句: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李清照有一句词很有名,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是脱胎于范仲淹,受了范仲淹的影响。

    南宋的时候对范仲淹有这样的评价,说本朝人物,以仲淹为第一。元代有这样一个评价,说: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文才,他的政略吗?可能是,但不完全是。我想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于范仲淹出将入相,在朝堂上我能把握政局,到了边境我还能跟敌军抗衡,我还能打,西夏骑兵你不是厉害吗,你不是来无影去无踪吗,飘忽来去的骑兵,你对范仲淹就是没办法。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奇才。

    (1)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作为宋代少有奇才,工于诗词散文,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为千古佳句,也是他的人生写照。范仲淹出生于苏州吴县,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里,他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又有着怎样的远大抱负呢?

    童年很不幸,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改嫁,他跟着母亲就嫁到了山东邹平的长山镇。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断齑画粥,这个成语它的主角就是范仲淹。说他那时候寄居在庙里求学,没钱吃饭,每天煮一锅,煮稠一点,稀饭煮稠一点,凝结后切成四块,早上两快,晚上两块。然后把葱姜捣碎,蘸上醋汁下饭,就是菜。可是虽然那么穷,他却不贪意外之财,不该拿的不拿。他发达之后,有一天忽然接到这个庙里的和尚寄来一封信,说我们要翻修寺庙,范大人您支援支援我们吧。范仲淹就给他们写了一封回信,和尚们拿到这个信就感觉很失望,为什么很失望呢?还没打开就很失望,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当时他可没有汇款单也没有银行转账,你要支持我那就来实在的,要么金银要么丝绸,都得有实物。你光一封信,那肯定不行,口惠而实不至嘛。结果一打开里面还真有宝贝真有黄金,范仲淹告诉他,你把哪儿哪儿,那地方有个地穴你把它挖开里面有黄金,够了。这个和尚过去一看,挖开一看还真是这样,怎么回事?范仲淹通神吗?不是。就是他当年偶然之间见过这个地穴的黄金,看见了。但是他觉得这不是我的东西,我穷,不能要啊,他给埋上了,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人。

    后来他到应天书院去学习,我们知道宋代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其中之一。现在的大学号称什么211、985,那你要比起应天书院当时的规矩,那可是低多了。有一天,宋真宗到应天府去朝拜祖师殿,宋代不是普信道教吗,信道,有很多学生跟着老百姓凑热闹,去看皇帝,皇帝来一趟不容易对吧,轻易见不到,我们去看一看,反正不要门票。但是范仲淹不去,同学都很奇怪,你为什么不去,范仲淹不紧不慢,皇帝嘛,将来总有机会见,言外之意我将来当官了天天跟皇帝在一起,我现在去看吗?你看这就是境界的差别,那些看热闹的人,绝大多数肯定都没有出息,至少不如范仲淹,他们已经完全被历史淘汰淹没了。

    (2)范仲淹27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就显示了他的品德和才能。后历任大理寺丞、

    秘阁校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做过泰州,楚州等十几个地方的地方官。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筑“范公堤”, 架 “范公桥”,修“国防路”。他智谋过人,文武兼备,无沦是在朝主政,还是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民之重望。宝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兵马,侵袭宋朝边地。面对西夏的挑衅,朝廷内主战主和莫衷一是。此时,已年过半百的范仲淹,被推到了这个是非之地。临危受命,朝中许多官员不免怀疑,这一介书生,能行吗?

    范仲淹52岁,这时候他奉命到达西北前线。当时刚刚这儿打了一场大败仗,三川口之败,朝廷就派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驻扎在西安,韩琦和范仲淹作为他的副手。韩琦负责泾原路防务,驻扎在甘肃平凉,范仲淹负责鄜延路防务,司令部设在延州,也就是今天的延安。

    这时候,延安刚刚经历过战火,可以说硝烟未尽,糊味都还能闻得到。这是怎么回事呢?元昊率领大军来进攻延州,但是宋军主帅叫范雍,他中计了,中了敌人的诈降计,结果宋军的好多外围据点,比如金明寨、安远寨、塞门寨、永平寨,诈降的人里应外合,都给它拿下来了,你外围的据点没有了,那延安肯定直接受到威胁。但这时候城防空虚,主力上哪儿去了,主力叫范雍派去了,派出去增援保安军,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志丹县。其实那是元昊的声东击西,这时候范雍没办法了,赶紧下命令你赶紧回来救援。宋军的两个将军叫刘平和石元孙赶紧带兵朝回跑,跑到三川口,安塞东部一个地方叫三川口,那就是延川、宜川和洛川它的交口的地方,结果跑到这个地方不能跑了,为什么不能跑了?碰到埋伏了,战斗打得很激烈,但是宋军后阵有个将军叫黄德和,这个人不战而退,导致全军的溃败。

    (3)宋朝由于多年无战事,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这是元昊自称帝以来,对宋军取得的第一次大捷。随后西夏军围攻延安整整七天,后来因为大雪才撤军。这时候朝廷把范仲淹派来,可见对他非常倚重。书生意气的范仲淹,能带兵打仗吗?能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吗?

    毫不夸张地说,拿《出师表》的话说,范仲淹就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来了以后发现这个地方真是一郡残破,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戎马之后,原野萧条”。知州张存心力憔悴,说母亲老了,你把我调回去吧,他母亲可能也真老了,可能也身体不好,但你这时候选择退出肯定是意味深长,但是范仲淹没有留难,要走就走吧。他上表朝廷说那我就坚持兼职延州吧,延州之州我也兼任,一肩挑,朝廷也批准了。我们也看出来了,范仲淹是准备在那儿扎根的。不弄明白不走人,那你得有策略,他是什么策略?按照一般的理解,那迅速集中优势兵力,一鼓荡平,一劳永逸,以竟全功。给皇帝摔个小炮仗看看是吧。

    范仲淹会这样吗?

    这种观点,在当时其实是主流。北宋是中原王朝,我天朝大国,你虽然统治面积,国土面积在历朝历代中排名最靠后,但我天朝大国的华夏正坐的思想根深蒂固,你西夏刚刚崛起,你扇了人家这么响亮一个耳光,你朝堂中的大臣那肯定是个个义愤填膺,主张兵分五路,分进合击,把元昊一把掐死。在他们眼里,西夏你才多大点地方?你有多少人力多少物产,你GDP才多少啊?你够我们一个零头吗,敢跟我们叫板?我倾巢而出,我压也要把你压死。

    所以那段时间,朝堂上下那些爱国中老年很兴奋,跟打了鸡血似的,力主用兵。范仲淹要是也持这种意见也可以理解,主流嘛,要那样的话就不会有“本朝人物以仲淹为第一”的评价,就不会有“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评价。范仲淹不主张进攻,尤其反对立即进攻。他坚决主张积极防御。什么道理?范仲淹对敌我双方的实力,有清醒的判断和衡量。比起西夏,宋军兵力绝对占优,但问题在于承平日久,宋军已经缺乏“宿将精兵”,不能打。部队养了很多庸人,很多人甚至不能骑射,骑马射箭都不行,还打什么仗啊。所以每次作战,都会西夏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时候兵力再多没用,GDP再高没用,你只能比将帅方略,比单兵素质。这就跟足球篮球一样,后备力量再雄厚,你场上只是十一对十一,五人对五人。实力雄厚,GDP多少倍,神马都是浮云。

    不光是这个,宋军还有一个短板,是什么呢?就是后勤补给。远距离宽正面大纵深地全面攻击,宋军要穿越沙漠等荒凉地带,缺乏人烟水草,补给线又长,耗费大不说,还不安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大决战没有可操作性。怎么办呢?只能是积极防御。核心在于八个字:屯田久守,坚守进逼。

    (4)范仲淹的战略构想,看来很有点消极,甚至有点跌份,有点丢天朝的面子,其实不然。范仲淹的策略其实很积极,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时刻准备作战。他采取了很多措施,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那么,这位一跃而成为“方面军司令”地方官,又是怎么做的呢?

    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改组编制。宋军的沿边武将有很多级别,有总管、钤辖、都监,级别不一样,分别领兵一万、五千和三千人。官职不一样领兵不一样,很正常。荒唐之处在哪儿,每逢临阵,总是逼迫官小的先出战,官儿大的带领精兵,反倒逗留不前。这真是官本位国家的特色,我们不妨命名为大宋特色。可是你想想,当敌军的大刀挥起来的时候,他会考虑对手的级别高低吗?不一样牵一发动全身吗?刀砍在你哪个部位都会让你受伤,只要砍的不是脑袋,不是心脏。当然脑袋心脏你也砍不着,它在哪儿,远着呢,在开封嘛。

    范仲淹检阅麾下的全部人马,淘汰老弱,老弱不要了,剩下的精兵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队,每队三千,由都监统率。规定一旦战火燃起,根据任务轮流出战,不分级别高低,轮流出,轮流战。

    其次是干什么,强化训练。训练不足的军队,士兵不是士兵,是什么,是靶子。范仲淹下令,每队选两个指挥使专门负责训练。每营挑选二十五名勇敢健壮的士兵担任教头,教头这个字眼我们都很熟悉。《水浒传》里的林冲八十三万禁军教头。任务都是一样,指挥训练,负责训练。他们要把自己的弓弩和短兵器练好,学好学精之后,每一个人负责教十个兵,把他们全带出来。范仲淹特别重视士兵的全面作战能力,规定弓箭手必须学会短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是什么?是严肃军纪。历朝历代都有贪官。只要权力不受约束不受监督,没有监督,贪污就必然严重。宋军中这种现象肯定也少不了。因官长克扣军饷,部队有人闹饷。范仲淹查实之后,几个克扣粮饷的官长就地处斩,带头闹事的四个士兵,也同时正法。

    第四是干什么,是加强协同。宋军有个规定,西夏针对某一路宋军发起进攻以后,其余的各路人马必须马上起兵相应。但是这些策应人马,往往是干什么,虚张声势,随便找个地方劫掠一番,回来就报功,我打赢了,我策应。现在范仲淹规定,这些做法不行了,行不通了。策应部队你必须攻击西夏的要害城寨,你必须将他们打痛,真正起到策应的作用。否则什么,军法从事。

    第五是改进命令。我们知道,宋朝对军队控制得非常严非常死,因为他们的“大老板”是什么,是通过兵变而来的黄袍加身,所以别人如法炮制,这个报应落到自己身上。他们对军队控制到何种程度,将军出征之前,朝廷皇帝就颁布一个阵图,你必须按照这个阵图打,按照这个行军布阵,你胆敢改变,不一定人头落地,但是你至少得给皇帝一个说法。你打赢了还好,你打输了怎么办,谁负责。所以将军都很为难,我不敢根据形势变更

    第六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叫什么,叫屯田久守。

    陕北人口稀少,因而显得土地很多。由于战乱,大量的土地撂荒。老百姓想种也不敢种,有些地方朝廷不允许种,宁可撂荒,以免资敌。你种好了,粮食不给他们了吗。要想屯田,首先得改善敌我态势,你有办法种才行,把土地先控制起来才能种,怎么操作呢?就恢复城寨。

    (5)延州周围,过去有很多外围堡垒,但在西夏的侵犯中相继失陷。要想强化延州的守卫,必须将那些堡垒一一恢复,重新构筑起完整的防线。范仲淹积极采纳部将的意见,修复了金明寨和万安城,又派名将狄青等人,先后收复修复了塞门寨、丰林城、承平寨、南安寨等军事要点。在范仲淹主政期间,宋军最大的动作是什么呢?

    是派种世衡修筑了青涧城。

    种世衡是北宋名将,大名鼎鼎的种家将发端于他。《水浒传》里面很多人经常提到,一再提到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老种经略相公是他的儿子种谔,小种经略相公是他的孙子种师道。他们是世代守边。延州东北两百里的地方,有宽州旧垒,过去叫宽州,现在已经废弃了,废弃了很久。种世衡建议在那儿筑城,一来改善延州的防御,二来也可以就近得到河东的粮米,三还可以威胁西夏的银州与夏州,离它近。范仲淹觉得很有道理,马上让种世衡去干,种世衡到了以后,一边是抵御进攻,一边加紧修城。但这个地方缺水,挖了一百五十尺,才挖到石头,先前都是黄土。大家都说这地方石头挖不透,没有水,不可能。种世衡下令,说这样吧,你挖一筐石头出来,我给一百文钱,用这个办法,最后果然有泉水汩汩滔滔出来了。后来这个城市就命名为清涧,今天还叫清涧。

    清涧修筑完工以后,范仲淹下令开垦荒地一千顷,招徕农人耕作商人行商,很快就积聚起了人气,成了个城市了。役工的工作很辛苦,怎么提高他们积极性,范仲淹为他们奏请了“酱菜钱”,增加了补贴,各个修复好的城寨周围,也鼓励屯垦,招募流民,给他们提供贷款。这样最大的好处是逐步前移防线,进逼西夏,同时并不突然增加兵力和补给。宋朝的国力远远高于西夏,GDP应该这样发挥作用。

    (6)范仲淹在延州,跟西夏没有发生大的战事。这样雄才大略的书生,你能说他不知兵,不懂得军事吗?可以说,范仲淹是真正领会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只知道上阵拼杀,那叫匹夫之勇。当宋夏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再回头去看这段历史,范仲淹的策略构想,可谓来之不易,因为他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

    他不打所谓的政治仗。什么叫政治仗?就是顾及领导面子,顺应领导心情的,叫领导开心的嘛,叫政治仗。随着西北前线形势的稳定,宋军兵力的加强,宋仁宗慢慢改变了态度,他急于求战建功。与西夏决战。行不行,一锤子买卖,一劳永逸算了。为此他特地派范仲淹的知己叫尹洙,给范仲淹做思想工作。可是尽管这样,尹洙在延州逗留了二十天,到底也说服不了范仲淹。

    我们证明范仲淹正确的这个论据,确实太昂贵了,一万多条生命。好水川战败,因为宋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士兵素质不行,战斗力不行。随后重新调整西北防区,分为四路,范仲淹负责环庆路,治守在庆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这小范老子就任以后,还是老办法,步步为营兼守进逼。

    庆州西北方向的一个军事要塞叫马铺寨,深入西夏腹地。如果占领它,可以使庆州的防线前移,同时隔断西夏的白豹寨和金汤寨的联系,这样强化了庆州的防御能力,增强它的攻击态势。范仲淹就派他的长子范纯祐和部将赵明一同行动,带着部队,督促他们昼夜不停,加班加点地抢工期,十天之内把城修好了,命名为大顺城。

    范仲淹抢修堡寨很积极,但是他并不跟西夏玩寸土必争的那一套。不是所有的寨子,他都会进攻并且驻守。有些寨子小,只能住两三百人。如果寨内没有水井,没有水源,死守只能让士卒白白送命。所以他仔细甄别了本路的二十三处堡寨,有些小寨只派百余名士兵分道把守、探听消息,给他们的命令是,一旦碰到大举进攻,赶紧后退,寻找大部队归还建制。

    (7)范仲淹还建议寓兵于农,实施这一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京师的这种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执行。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得以付诸实施。那么,在戍边上,范仲淹又进行了哪些革新呢?

    我们知道士卒戍边时间长了,都会得一种病,叫什么病呢?叫思乡病。肯定会影响战斗力。怎么办?范仲淹他的办法是积极推进士兵本土化,招募当地百姓,轮流戍守大顺城,平时耕种,战时官方提供兵甲器具。你耕种的土地官家供给,一人八十亩;你要自己有战马,再多给四十亩。这样以来,大顺城防卫力量加强了,固若金汤。

    当时有庆州籍士兵在泾原路服役,泾原路也有士兵在庆州服役。弊端再明显不过。范仲淹上疏请求将他们“拨给本路使用,公私俱便。”为防止士兵逃亡,宋军脸上都刺字涂墨,所以林冲被陷害以后是什么,要刺配沧州,脸上刺字发配沧州。老百姓对此既讨厌又害怕。这怎么办呢?范仲淹下令,说你们要刺字,但是字可以刺在胳膊上。这样闲的时候可以回家务农,看不出来。后来双方和议,只有环庆路的士兵可以回家,而别的地方士兵脸上刺字,只能当一辈子职业军人,改不了了。 

    范仲淹不是勇猛的将军,但却是高明的战略家。他的出发点,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因而他积极主张对西夏和议。他很清楚,西夏掠夺的着眼点是什么,主张给西夏一些“岁币”,换取永久和平,就像跟契丹那样。他说,我以前在越州任职,一州的税收有三十多万。拿这来买和平,是“费一郡之入,而息天下之弊。”  

    西北局势逐渐稳定。前线百姓随即唱出了这样的民谣: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不战而保障了西北的安全,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在此期间,他可以说直接培养出了名将狄青。当时狄青在范仲淹麾下还名不见经传,下级军官。范仲淹送他一部《左传》,勉励他好生研读体会,说将帅不知古今,便只是匹夫之勇。后来狄青果然成为一代名将,一度出任枢密使,当时他脸上还带着刺字。

    我们知道这样一首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久之后,范仲淹回到朝堂担任枢密使和参知政事。但这首苍凉悲壮的边塞词,连同他的种种德政,至今仍然在人们心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他告诉人们,真正的将军的确不一定非要血流成河地舞刀弄枪,但那前提一定是他懂得如何舞刀弄枪。“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的不战,是不必战,而非不能战,或者说不会战。

    好,先讲到这里,下面进入网友互动环节。

    有网友问,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着无数士大夫的气节。范仲淹具有的人格魅力,老师可否讲一下。

    我们说范仲淹的确创造了传统文人的经典形象,他就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人物。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他是完人,而是说他真正奉行了儒家的教育,正心诚意,心忧天下、心系民瘼、忠君爱国,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至于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我举一个例子,他有很多例子,我只举一个例子。有一次范仲淹派他儿子回家运粮,他儿子在半路上碰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家里刚刚出了丧事,家里穷无力治丧,他儿子决定马上把那一船粮食都赠给这个人作为丧葬的钱。回去以后,肯定得跟父亲汇报路上的情况,他把这个事一说,范仲淹马上问他那为什么不把咱们家的粮食给他们?他儿子回答说已经给了,我们从这个事可以看出,范仲淹他是真正的奉行的儒家的规范,他真是说到做到,他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他儿子都知道,所以你不等他安排自己就这么做了,他知道就应该这样做,他回去他父亲也会要求他这样做。

    还有网友提问,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主要有哪些?

    这个问题我想我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在讲座里面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就不深入讲了。还是一句话吧,范仲淹的一句话,就是反对“浪战”,不主张轻易动刀兵,你只要目的能达到就行了。拿一句诗来说就是“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还有网友提问,范仲淹主张给西夏岁币换来和平,确实有一些投降派之嫌,这与宋对辽的妥协、宋对金的妥协有何不同呢?

    看起来,确实现在有这个现象,我们想指责范仲淹是投降派比较容易。我想这中间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有什么区别呢?辽国对宋、金对宋它是有威胁的,它是要直接夺你的政权的,实实在在也打过的。但是西夏不一样,西夏刚刚崛起,一它没这个能力,它胃口没这么大,范仲淹很清楚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可能就是扩大一点生存空间,给我一点生存资源。你要如果满足了这个要求,它是可以不打的。所以范仲淹他这个观点因为他清楚敌人的底牌,所以才提出了这个观点。

    这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承认领土主权,对吧,你是否遵行朝廷法令,你是否跪拜皇帝。即便你能将西夏击败了,把他打败了,那里的土地也不是蛋糕,你不能一刀切下来带到开封去对吧。土地还在那儿,还是那些土地,养活那些人。如果他们名义上尊奉大宋,这跟花钱买来的和平,没有不同。说到底,这还是中国内部事务。你可能会问,那面子呢?那我这么回答你,《孙子兵法》上说过,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比起士卒性命,将军的面子值几个钱。

    好,范仲淹我们暂时先聊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要讲一个人,这个人是个文人,也很知兵,很神奇,他怎么神奇的?我告诉你,史书上记载,他曾经带领五十人深入五万人的敌军大营抓住一个叛徒,把那个叛徒带出来杀了。这个人神奇不神奇,神奇吧。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宋代的著名词人豪放派的掌门人之一辛弃疾。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热词:

  • 书生点兵
  • 范仲淹
  • 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