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军事频道 > 讲武堂官网 >

《书生点兵》之二:辛弃疾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9日 14: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书生点兵②辛弃疾

    作家 张锐强

    他是南宋爱国词人,

    吟罢《西江月》,再唱《满江红》;

    木兰花慢破阵子,水调歌头沁园春。

    他是南宋书生将军,

    万马军中擒叛将,《美芹十论》谋抗金;

    光复故国平生事,湖南创建飞虎军。

    他挑灯看剑梦吹角,帅才无奈做词人。

    敬请关注,《讲武堂》2月8日10:18播出,

    新锐作家张锐强深度解读:《书生点兵》之二:辛弃疾。

    主讲人档案:

    张锐强

    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

    著有:《辛亥革命后》

    《名将之死》

    《战车时代的战争》

    《骑兵时代的战争》

    《火器时代的战争》

    《钱眼》等。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讲武堂》。相信大家都读过这些诗句,叫什么呢?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其中,对人生与生命的荒凉感叹是多么的深刻。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么优美然而无奈的意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么雄壮豪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又是多么清新自然。

    我们都知道,词被被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豪放派的首领之一,便是这些词句的作者,我们今天要讲的辛弃疾。辛弃疾之所以名垂青史,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本事,填得一手豪放词,以文化名人的定位而享誉后世。但他本人如果能预见到这些,一定会愤愤不平,一定会有极其强烈的挫败感。因为他自身的定位是能马上建功的大将军大元帅,能还我山河那个档次的。然而壮志不得伸,只能当词人,所谓词坛飞将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属于今天的济南。济南这座城市真是很神奇,豪放与婉约两派的两大领军人物,辛弃疾与李清照都诞生在这里。不过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山东已经沦陷了,被金国统治了。

    (1)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人在曹营心在汉”,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暗自观察山川地形,打探民心世态。辛弃疾亲眼目睹了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复国雪耻的志向,内心澎湃着慷慨悲歌之士气。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六十万南下攻宋,妄图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他这次进兵声势浩大,大家都知道,最终败在谁手里,败在一个书生手里,叫虞允文。虞允文在采石矶排兵布阵,把金兵杀得大败。吃了败仗的完颜亮又遭遇政变,最终丧了命。他南侵期间,沦陷地区的百姓不断地起兵反抗,在济南府,耿京的力量最大。辛弃疾他也招了两千多人前去投奔,给他当了掌书记,掌管文字纪要。次年,耿京就派辛弃疾,派他们几个人南渡黄河,到达建康,拜见正在此地巡视的宋高宗。你想这样心向大宋的忠臣,宋高宗肯定是求之不得,肯定很高兴,马上封官,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右承务郎是什么官,是个九品的文散官,不是真正的官员,文散官。可是辛弃疾得回去复命,走到半道,走到海州的时候,江苏连云港这一带,忽然接到噩耗,什么呢,说耿京已经被叛徒张安国杀死。主将一去,队伍肯定是散了,散去一大半。

    这可怎么办呢?耿京已经死了,那边又是敌占区。继续北上,肯定是一路凶险,不可能有好吃好喝的。辛弃疾毕竟是辛弃疾。他没有就此掉头,而是孤军深入,抓住了叛徒张安国,押送回南宋,押回来了。 

    辛弃疾捉拿张安国的事很有意思。因为坊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其中以洪迈的《稼轩记》最为传奇。说是辛弃疾带领五十人,直接进入五万人的金军大营,将叛徒张安国当场活捉。这真可谓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的感觉。《宋史》本传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是他没有“五万人大营”这样的数据。他说辛弃疾约着王世隆一同行动,趁着张安国跟金将喝酒,喝得醉意醺醺的时候,喝醉了,趁这个功夫,把他活捉的。但是也有史料记载这个史实的时候,没有提及辛弃疾,只说了王世隆。比如《宋史》的《高宗本纪》。

    (2)辛弃疾是否策划实施过这次锄奸行动?许多史料均有记载。因为跟他同时代的有很多人,比如朱熹都说过此事,可见此言不假。因为张安国当时已经当了金国的济州刺史,辛弃疾策划并且成功实施这样一起深入敌境的行动,可以想见他的胆识与能力。这是他第一次表现出来非凡的军事素养。那么,辛弃疾的命运,是否因这次锄奸行动而因此改变了呢?

    辛弃疾入南宋以后,有个特殊的身份,叫什么呢?叫“归正人”,很难获得重用和信任,尤其是刚开始,刚回来的时候。所以他只能当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这注定他不可能干成大事,不可能成就大业。他体现军事素养的舞台是什么,只能是口与笔。也就是投献文章,出谋划策。完颜亮死后,金世宗完颜雍上台,北边换届,南边也要换届。不过北边是血雨腥风的政变,南边是和风细雨的禅让。宋高宗决定退位,不干了,让养子赵昚走上前台,这就是宋孝宗。

    一般认为,宋孝宗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二十多年,为岳飞平反,很想干大事,想恢复河山。这种大环境,应该是正好适合辛弃疾的成长,他比较适合这种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但结果不是这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中间的原因很多。

    宋孝宗即位以后,起用张浚为江淮宣抚使,准备北伐。张浚是南宋著名的鹰派,名将岳飞和吴玠都曾经受他指挥。但宋高宗的国策是和平,所以岳飞被杀,张浚也长期被压抑。现在换皇帝了,宋孝宗上了台,想做事了,做点对得起江山社稷,也对得起自己的面子,所以他起用了张浚。这个江淮宣抚使,就相当于江淮方面军司令员,开府于建康,司令部设在南京。有一种说法,说做掉张安国,就是张浚的要求,大概还要用叛徒的鲜血祭旗。后来辛弃疾找到张浚,给他出了个主意。严格说起来不是主意,而是一份北伐的战略构想。

    (3)辛弃疾作为从北方过来的人,熟悉金国的情况。金军的战斗力的确不弱,但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调动比较慢,按现在的话说,缺乏快速机动部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缺乏快速反应能力。辛弃疾是怎么出谋划策的呢?

    辛弃疾的办法,是“分兵杀虏”。当时宋金沿着江淮对峙,边境线很长很长,两边都部署有雄厚的兵力。辛弃疾建议,宋军先兵分四路,陆路分别由川陕、西京、淮北出兵,另外一路从海上出击。但这四路人马,都是佯动,都是疑兵,目的都是吸引金兵。等他们的主力麋集到这四个方向的时候,这时候在隐蔽中完成集结的宋军主力,突然从薄弱环节北渡,直接攻击哪儿、攻击山东。山东等地很有多义军,以及所谓的忠义人,人人都盼望王师。宋军一旦开到,他们必定起兵响应,一定会做内应。这样等金国反应过来,山东已经被宋军拿下了,已经被别人控制了,已经成为宋军的根据地了。我们都知道,山东离金国的国都,不过一千多里。

    这份战役构想,是不是空想幻想,不切合实际呢?不是。它符合《孙子兵法》的很多用兵方略。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它之所以切实可行,就在于它能达成战术突然性,能出其不意。一般而言,开封洛阳宋人重视,为什么?因为那是国都,是祖宗陵寝所在。有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开封两都又离这两个基本哲学命题最近,所以宋人非常关心它,一提起北伐,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克复“二都”。岳飞那次近乎成功的北伐,目标也是这个。但是你能想得到,金兵也能想得到,他也不是傻子嘛,对吧。那些地方防守森严,很难攻下,攻击山东不一样,完全出乎金兵的意料,隔山打牛,相当于。

    张浚虽然不是很高明。但是他毕竟还是有些见识。他听了辛弃疾的建议,很赞同,可是虽然表示赞同,很无奈:“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只受命一方,无法主导。”你什么意思呢?好道理碰到了坏体制。我只是江淮方面军司令员,你川陕的事情,西京方面;“海军”,那我说了不算。我协调不了

    张浚耸耸肩,把失望的辛弃疾给送走了。后来张浚主持的所谓隆兴北伐,在战史上也很有名,那就是什么呢?就是符离之败。宋军十三万丁夫在安徽符离集,就是那个以烧鸡闻名的地方,符离集烧鸡很有名,丢盔卸甲,一溃千里。一句话,那不是十三万人,不是十三万兵,而是金兵嘴里的十三万只“烧鸡”。  

    (4)隆兴北伐的结果是符离集之败,符离集之败的结果是“隆兴和议”。这份“和平协定”,要比起“绍兴和议”多少有点改善,金宋由君臣之国改为叔侄之国,由“岁贡”银由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改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多年积聚起来的十三万人,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每年五万两银子五万匹绢。这就直接导致辛弃疾的策略被束之高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他著名的文章,叫《美芹十论》。 

    “美芹”的典故出自哪儿,出自《列子》。那上面所有个乡里人很喜欢吃芹菜,当地有个富翁,他不断地向他隆重推荐,你快吃吧,好吃死了,非常好吃,不是一般地好吃,把芹菜形容得几乎是世间第一美味,比猴头燕窝都好。富翁胃口被吊得老高,吃一口,马上就吐了,受不了。从此以后“美芹”或者“芹献”,就成了什么呢?成了个典故,要向别人推荐自己很喜欢但是微贱的东西就说它是“美芹”’“芹献”。辛弃疾貌似谦虚,其实非常自信。他这个《美芹十论》文章共分十个部分,分为什么呢?分别是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其三言虏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当行”,每一部分都立论精当,可谓字字珠玑,极有见地。

    《美芹十论》总体有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战,其次是如何战。咱们先说可战,辛弃疾详细分析敌我形势,认为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并不牢靠。他们统治残酷,沦陷区的百姓谁甘心当亡国奴,是吧,喜欢当汉奸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一直心向朝廷。只要王师一到,他们必定高举义旗,起兵响应。名将魏胜就是个例子。魏胜这个人他后来被列入《中兴四将传》,跟刘錡、岳飞和李显忠齐名。他就是个例子,心向王室,愿意恢复,愿意接受大宋的统治,大宋领导得好,我喜欢。其次,他说不能拘泥于历史,历史上有个说法,大家一个普遍的观点所谓“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也是奇怪,历朝历代,只要南北分裂,总是北方平定南方,时间长了、事多了,大家都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定势。但辛弃疾他不从属,他不赞同,他觉得不对,不是这样子,这也不是他自作主张,他有过详细分析,他怎么分析的,他说“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你只要励精图治,完全可以恢复。最终的结果证明,你从短期效应看,吴楚不能与中原抗衡的观点是对的,就是说短期看吴楚确实不能与中原抗衡。但是从长期看,最终还是辛弃疾的观点正确。元朝也好清朝也罢,都是例子,对吧。

    其次也是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应该如何战。辛弃疾认为,你要想划江而治,必须守住淮河。所谓守江必守淮。淮河在长江以北,从军事上来说,你需要战略纵深,更何况你还是立足于恢复。辛弃疾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宋高宗和议之后,就是绍兴和议之后,曾经放弃淮北。当时韩世忠他的司令部本来设在楚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可是收缴三大将兵权之后,他过去的司令部也得南移到镇江,最终南移镇江以后,这一点还成了杀岳飞的罪名,说这是岳飞干的。辛弃疾他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力主战线前移。他认为你守住淮河,核心有于五个战略要点:襄阳、濠梁,就是临淮关、和州,安徽的和县、扬州和山阳,山阳就是淮安,也就是前边说的楚州

    (5)养兵肯定要耗费钱粮,怎么解决呢?史上经常用屯田的办法。但是派军队屯田效果并不好。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和平的时候让军队种田经商,搞生产经营,打仗时又让人去拼死冒险,身兼两职,舒服日子一旦过惯了,有些人就不愿再去拼命。这样的兼职谁愿意干?那么,辛弃疾又是怎么谋划的呢?

    辛弃疾建议,以“归正人”作为屯田的主力,主要让他们屯田。同时请求朝廷,你对“归正人”要推心置腹,你要真正信任他们,不信任他们不行,你信任才能激励他们更多的人回归。当时宋军的弊端很多,比如文臣不知兵,武将因而骄纵,怎么办?辛弃疾建议你仿造唐代的监军制度,派文臣到部队任什么呢?任参谋,不是任监军,他跟武将不相统摄。这样一方面可以历练文人,另一方面又能震慑将军。同时还有及时,足够地封赏士卒,最大限度地调动士气。恢复是个长期的事业,上上下下都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是把它搞成一锤子买卖,偶尔受挫立即撤换大臣,你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久任”。

    最能体现辛弃疾军事素养的,是最后一条,叫什么?叫“详战”。

    一般认为,恢复要从中原开始。那里不仅是故都,是祖宗陵寝所在,另外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叫问鼎中原。好像占据中原安天下,但辛弃疾不这么看。他认为全局的核心在于山东,上面已经说过。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人们老说用兵如常山之蛇,是吧?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说得很好听,辛弃疾说我直接攻击他的脑袋,我击其首则死矣,我直接打则打死了,尾巴虽然回来救援,又有何用?没用啊,他还是建议,先出四路人马佯动诱敌,最终直取山东。

    (6)辛弃疾这份详尽的战略构想,命运如何?结局如何?宋孝宗不是一心想恢复吗?试图要做点实事吗?辛弃疾是不是会立即获得赏识重用呢?

    很遗憾,没有。因为当时宋金再度和议,政治气候已经变,大环境又变了。 

    我们知道,完颜亮南侵战败,立大功的是谁?是书生虞允文,他在采石矶,也就是安徽当涂的采石矶,大败金军,直接导致了金国的政变。后来虞允文当了宰相,跟宋孝宗真可谓是君臣一气,志同道合。这时候辛弃疾又有了面圣的机会,跟皇帝能直接交流,跟宋孝宗。这时候应该是辛弃疾的机会,他的计策应该被朝廷采纳了吧?应该听他的吧。很遗憾,还是不行,还是没有。而且这次的错过更有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辛弃疾跟宋孝宗的意见仿佛掉了个个儿,宋孝宗要打,辛弃疾不同意打。

    严格地说,辛弃疾不是不同意打,而是反对“浪战”。打仗不是小事,牵扯到国家安全百姓生命,要有长期谋划,做精心的战争准备。但是宋孝宗很着急,他恨不得就马上就把地图换个颜色,直接把自己的国旗插到北京,知兵的辛弃疾当然不能答应,当然不能赞同。《宋史》本传原话是这么说的: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什么意思,我不顺着皇帝的心意说话。

    辛弃疾这种严谨的态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再度表明他是真正的深通兵法,真正知兵。《孙子兵法》开宗明义不就是这句话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后来辛弃疾再度给虞允文上书,这就是著名的《九议》。其核心跟《美芹十论》基本相同。当然这也可以想象,战略构想必然是相对固定相对成熟的,不可能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主意,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主意,那肯定不是好点子不是好主意。辛弃疾针对当时的朝堂气氛,主要提出了三点看法:核心要义,就是不要急于报符离之败的仇,不能着急,分清先后秩序轻重缓急。这些观点几乎对宋孝宗来说,辛弃疾的这些观点等于像什么呢,就是兜头一瓢冷水,就是这个感觉可以想见那只能是不了了之。 

    (7)公元1180年,辛弃疾由湖南转运副使,升为湖南安抚使。,南宋时省一级的行政机构有四个长官,彼此不相统属,但互相牵制。辛弃疾这个安抚使又称帅司,主管军民大政;也就是说安抚使最重要。辛弃疾出任湖南安抚使,已是正儿八经的方面大员。这在辛弃疾的军事生涯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创建飞虎军。不过飞虎军的营房,基本可以说是个违章建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任职湖南以后,发现这里也不太平,盗匪严重。所谓盗匪,其实都是走投无路的平民百姓,没办法啸聚山林的。官逼民反,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人家没法儿安居乐业,盗匪成群,你又无兵可用,他决心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叫“飞虎军”。

    这个计划肯定要上报,要报批,皇帝刚开始是同意的,宋孝宗刚开始同意。你同意,辛弃疾马上就干,马上行动,五代的时候有个叫马殷的割据长沙,留下的旧营垒,辛弃疾把它用上了,当了营寨。大旗一竖,很快就招来步兵一千多,骑兵一百六十多,差不多相当于两个骑兵连。但是招兵买马,你得有经费。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开源节流。在这以前,宋军几乎全都做买卖,部队经商,除了岳飞的“岳家军”。我们知道张俊贪财,他做买卖很正常,韩世忠的“韩家军”也不例外,“韩家军”虽然很能打,他做生意很厉害。但是如今都是老黄历,这样的军队经过整编,去掉个人私家色彩,全部归入“三衙”,什么三衙?叫: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和侍卫亲军马军司。现在我们叫陆海空三军,那时叫三衙。意思是说军队不是你们自家的,什么岳家军、韩家军,都是归皇帝的,皇帝是总司令。辛弃疾创建飞虎军,归入步军司的序列,但是由湖南具体指挥,放在湖南用。老部队他都有经费来源,你刚组建新军,你得从头开始,经费问题辛弃疾你得自己解决,启动经费你得有。

    诗人都喜欢喝酒。至少在诗中喜欢。辛弃疾写喝酒的诗词很多,他的眼睛里也盯住了酒。在这之前,酒是可以私人经营的,缴税就行。但是为了筹建飞虎军,辛弃疾下令改为榷酒。什么意思呢?官方垄断经营,私人不能经营了,私人作坊啊不能干这事,就这样,很多人喜欢喝酒,喝酒的多,税多,所以他的经费就有了保证。

    经费有了,那就加紧干吧。但他正干得起劲,上头来了阻力。怎么回事?枢密院里有人反对。宋代是枢密院掌管军队,在兵部之上,类似中央军委,或者说相当于国防部跟总参谋部。他们不同意另外再组建飞虎军,就老跟宋孝宗提意见,他们这些人在皇帝身边,天天说,皇帝耳根子软,马上降下金牌,叫御前金字牌,紧急叫停。叫辛弃疾不能干了。

    (8)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御前金牌。岳飞的北伐大业,就葬送在御前金牌上面。金牌的分量,辛弃疾肯定很清楚,他是朝廷命官,他会不知道规矩吗?怎么办呢?辛弃疾是不是也像岳飞那样,乖乖地执行命令呢?

    不是。辛弃疾决定来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收到金牌以后,秘而不宣,不说反倒加紧时间赶工期。怎么个赶法?很多办法,建设不是需要石料吗,长沙城北有个驼咀山,那地方巨石林立,可以开采石头。辛弃疾就发布告示,允许“僧民以石抵罪”,你犯了轻罪开采石头拿石头抵罪,当然罪行轻重跟石料多少是有关的,你真正罪大恶极的肯定也不在此列,杀了人了也能这样拿石头定罪?

    就这样,不出一个月,营房全部建起来,全部建成使用了。这时候辛弃疾赶紧写了一份报告,很详细的报告,营房的图样,修建的详细开支,具体经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并呈送给皇帝。一并上奏了,呈送给皇帝,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还能怎么办,那只好这样子了。

    辛弃疾此举,他这么干可以说胆大妄为。这样的人他只能出自哪儿,只能出在孝宗朝,孝宗时代可以,也只能出自文官,文官可以。否则难免有杀头之患。宋朝最怕武将跋扈不听命令,不是要造反吗,这支飞虎军后来屡立战功,对国防和地方治安都起了积极作用,辛弃疾也因此名垂青史。可是我们要说当时的争议确实不小。他们认为湖南已经有军队了,有兵了,不是没有兵,你要觉得不行,战斗力不强,你可以好好训练嘛,可以从新打造嘛,练一番,你完全另起炉灶组建浪费多少军费?这个观点你不能说错,但却是典型的不知兵的文人思维,都是书本理论,绝对理论状态下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绝对理想状态下的观点。但是你大凡名将,他都要求什么,要求一支能得心应手地指挥的军队。要达到什么程度,要达到如身使臂,就像身体指挥胳膊,如臂使指,胳膊指挥手指的感觉,必须有这样一支部队才行,这样一支部队握在手里他才能干成事,才能打仗,才能打胜仗。要达到这样的情节,你只能重新组建,练不出来,那些不好的军队就是夹生饭,夹生饭就是夹生了,再也做不熟了。明代的戚继光就是例子。辛弃疾这样实在是没有办法,他只能这样。如果他想干大事干成事,干的话,只能这样。

    (9)辛弃疾知兵。他曾经预言,金国六十年以内一定要灭亡。金国是中国的忧虑,中原的忧虑、宋朝的忧虑。果然六十二年后,蒙古骑兵吞并了金国,并最终攻破南宋的半壁江山。但辛弃疾的知兵,不仅仅在于这种战略预见,更在于他反对什么,他反对仓促速战。他虽有出色的才能,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辛弃疾有见识也有胆略,因而也敢干。换句话说有主见,主意大。这样的人,很难在朝堂生存。朝堂上,谁适合生存,唯唯诺诺的人,所以他在南宋一直不受重用。创建飞虎军之后不久,便有言官弹劾他,罪名很吓人,很大,什么“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每天都干坏事,“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辛弃疾独断专杀,估计是有的,将军施行铁腕统治,在所难免;但是贪财之说很不靠谱。为什么呢?他死之后,家无余财,他要能当得上贪字,那贪官们估计都会笑掉大牙。

    辛弃疾一再出任安抚使这样的方面大员,最终还要让当他当更大的官,什么官,叫枢密都承旨,类似于军委秘书长,但他的策略一直不被采用,不被重用。有将近二十年的落职生涯,不能当官,贬官了。二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他的大好年华和满腹经纶,都被这样无端消磨。他有一句词写得很是沉痛,叫什么呢?叫: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写这个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明白了,自己空怀抱负,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据说辛弃疾临死的时候,还高呼杀贼,正所谓死不瞑目抱憾终身。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下面进入网友互动环节。

    有网友问,辛弃疾是如何做到五十人从五万人的军中取张安国的首级的,能否具体描述一下这段传奇。是辛弃疾策划得当还是武功高强。

    这个事实是怎么回事,有三个记载彼此是有矛盾的,我只能简单说。我估计实情是这样的,就是说在其中一种历史记载是这样的,辛弃疾和王世隆是一起到济州去找张安国,张安国那时候不已经当了济州刺史了吗,说要找他谈谈。张安国上当了受骗了。觉得这些人是不是也是来弃暗投明的,也投降,也想来当官的,就失去警惕见他们了。这时候他们有局部优势,趁他不防备,张安国不防备,失去警惕的时候把他抓走了。这样记载,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还有网友问,辛弃疾与著名思想家陈亮的交往颇具武侠色彩,老师能否讲讲这段伯牙子期式的友情。

    辛弃疾跟陈亮他们之间的友情的确是伟大的友情,是志同道合的友情,当时没有同志的概念,如果有同志的概念,那他们就是同志之间的伟大友谊。他们两个人之间有唱和的作品,这个唱和的作品记述他们的交往就记得很详细,他们的鹅湖相会确实很能打动人。根据记载他们两个在鹅湖谈的非常高兴,陈亮在这儿住了十好几天,等他已经走了,辛弃疾又舍不得,骑马去追,追到半道他想抄小路就追,人家已经走了,抄小道也得追,他知道一条小道,从那个小道去追,结果正好大雪封山,车马走不动,没办法,只好停下来。他们两个人之间就是有这么深的友情,我想他们为什么有这么深的友情呢,因为他们志同道合,他们政治观点一致,他们都主张对金用兵,都主张恢复山河。他们真是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同志。

    还有网友问,很喜欢辛弃疾的词,老师能否简单地讲讲他的文学成就。

    我也很喜欢辛弃疾的词,对于一个诗人,或者词人,他们伟大不伟大我有一个个人的判断,就是什么呢?就是你有没有作品有流传性,有没有诗句有流传性。像李白有个床前明月光,能流传,这就完了,这就说明他很伟大。如果你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作品都是凌空高蹈、不食人间烟火的,没有烟火气的,完全都没有流传性的,那它恐怕不是一流的诗。如何评价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呢,我想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他的题材广泛,意境阔达,像这些都是很好的评判标准,但是在今天这个讲座谈这个不是特别适合,也没法儿深入展开,我想要评价他的作品只有一个方面来衡量就可以了,什么方面呢?也就是说他是豪放派的掌门人之一。掌门人,你想想他的“武功”多高强吧。

    好,辛弃疾我们先讲到这儿,下面一讲我们要讲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啊?这个人是个明朝人,他有什么本事呢?他也是个文人,他也有一个本事就是挽救朝廷挽救整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皇帝当俘虏了,敌人打到北京城来了,他组织人把敌兵击退,让国家稳定下来,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民族英雄于谦。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热词:

  • 书生点兵
  • 辛弃疾
  • 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