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聚焦三农官网 >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17: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 | 手机看视频


  10、蔗扁蛾

  学 名:Opogona sacchari(Bojer)

  英文名: Banana Moth

  中文异名:香蕉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ptera 辉蛾科 Hieroxestidae

  鉴别特征:成虫体长7.5-10mm。翅披针形。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触角丝状。足粗壮而扁,跗节最长,后足胫节有2对距。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5mm。幼虫乳白色,透明。被蛹,亮褐色,背面暗红褐色,首尾两端多呈黑色。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3-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蛀食皮层、茎秆,咬食新根。以幼虫在寄主花木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虫上树危害,多在3年以上巴西木的干皮内蛀食。卵散产或成堆,每雌虫产卵50-200粒。食性广,寄主植物达60余种。

  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己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即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Ker-Gawl.)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寄主植物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已在欧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等地区发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在我国的普及,蔗扁蛾也随之扩散,20世纪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控制方法:幼虫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虫的有利时机。可用菊杀乳油等速杀性的药剂灌浇茎的受害处,并用敌百虫制成毒土,撒在花盆表土内。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或用菊醋类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当巴西木茎局部受害时,可用斯氏线虫局部注射进行生物防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陆新

热词:

  • 聚焦三农
  • 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