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乃国计民生之本,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对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聚焦中国人的饭碗,就是聚焦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系列节目秉承“小切口、大视野、讲故事”的创作理念,用“珍惜、骄傲、忧患、坚守、归来”五种情怀分别贯穿每一集的拍摄。通过不同人物故事,讲述中国人的粮食情怀,探索这些情怀背后折射出的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并且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上分析原因,探讨解决之道。做到“带着问题叙事,听完故事思考”。
粮安天下。中国人口已达13.6亿,年消耗粮食接近6.5亿吨,中国人的饭碗事关国之重器。而世界谷物需求迅速扩大,库存减少,价格上涨,国际粮食市场暗潮涌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在2014年跃居国家一号战略。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米”是口粮,是命根子。每天从晨睡中醒来,13亿7千万国人口中就要有粮可吃。中国粮食供需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争夺本来就不富余的土地和水资源,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高位难继的财政补贴,都成为制约中国粮食产量提高的瓶颈。
中国人刚刚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吃得好”、“吃得健康”就迎面而来。随着环境污染、农药化肥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出现,粮食质量令国人心有余悸。中国人饭碗里的粮食还能吃得放心吗?怎样保证国人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春运,地球上最为壮观的人口迁徙大潮,数以万计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又浩浩荡荡得进城;平日里只有儿童和老人看守的村庄,短暂地热闹,又恢复长久的寂静。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谁来种田?农民出走后的土地要如何保住中国人的饭碗?
中国粮食产量每次小幅的提升,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此同时,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在600亿公斤以上,足够养活两亿多人口。粮食增产与节粮减损并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减少粮食损失,就是节约资源,这是一块无形的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