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对话官网 >

感受变化——《怎么解决分配不公》创作谈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13: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导演 石敬薇

  去年中宣部大型政论片《七个怎么看》由我台财经频道制作完成,我负责其中一集《怎么看分配不公》。而今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我延续去年的创作,完成了《怎么解决分配不公》这一集。作为导演,在两年的时间里,连续关注这个民生话题,我的感慨颇多。

  分配不公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日积月累,逐渐成为一大难题,“不公”让民众的内心产生很大的不平衡感。去年做节目的时候,大家纷纷指出这个问题的存在,以及不解决这个问题将造成的危害。但到底应该怎样解决,有方向,但行动很少。而今年,我发现,解决这个百姓关心的问题,行动已经开始,从“怎么看”开始进入到“怎么办”。一个大背景是在这次节目开篇,我们就特别提到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独立成章地写进了“十二五”规划。在4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在这条新闻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百姓最关心的收入提高问题,第一次以一个国家发展规划的文件形式确立下来。

  顺着这个思路,我特别注意到,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相关问题,像在我们的采访中,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谈到很多地方GDP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人均收入却没能实现同步增长,他就把这种现象比喻为“只长骨头不长肉”。而在年初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很多地方就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提高了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比如北京,一降一升,两者同步在8%。而就在8月8日的报道中,我特别注意到,半年过去了,在公布的上半年全国各地区GDP增速排行中,北京以8%排名倒数第一,低于全国9.4%的平均水平。这个倒数第一,实现了北京年初制定的目标,放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当然是不是居民收入也获得增长,我们还拭目以待,但毕竟有了行动。

  再有,在去年的节目中,我们特别请到了南京市一位工资协商指导员,谈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确立和工作的推进问题。而在去年年底,我去无锡制作一期日常节目,发现那里正在制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这个发现让我很振奋。因为他们给这个制度立了法,这可是一大推进。去年他们的工作还在进行中,我就一直关注,在今年确定做“怎么办”时,我就把这件事作为典型之举,列入拍摄计划中。而恰恰在我今年三月拍摄时,条例正式获批,开始实施。这个典型案例,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问题真的开始在解决的过程中。

  今年的创作同去年一样,历时半年。而感受不同的是,因为今年有措施,很多问题的推进都在动态发展中,比如三月的一个意向,到五月推动时就有了变化,而再进入七月真正实施时,又有了不同。所以节目总是跟着变化在改动。最明显的是两件事。比如,今年上半年,很多省区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而标准定的最高的地区,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轮流当“老大”,让我的片子总不能定版。而上调的地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直至播出前,才有了最准确的数字。而同样,今年的一个解决分配不公的大动作,是个税免征额标准的调整。最初的意向,是将个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000元,我以4500元为例,做了一个图,算了一笔账,每月可少缴175元。这个方案进行了全民大讨论,我就一直在密切关注。最后通过的方案是个税免征额调整至3500元,税率也进行了调整。肯定的,我的图又要重做了,重新算笔账,新的方案可使纳税人每月少缴220元。尽管工作总是没有节点,但这样的辛苦我愿意,因为这意味着,分配不公问题真的是在解决中,种种变化,我以一个节目创作者的身份切身感受到了。

  节目从春节前开始策划,拍摄时三月的内蒙还下着大雪,到播出时,八月的北京已是“秋老虎”当道。而节目涉及的地区,从东北的黑土地,到内蒙的蒙古包,从温软的无锡,到火辣的重庆,天南地北,百姓都在渴盼分配问题的解决。而采访对象,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他们呼吁垄断企业高收入要控制,也有生活困难的普通百姓,政府的保障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依靠。两年的采访和制作,我跑了不少地方,也和一些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有识之士进行过交流,我更认真学习、体会着一个个中央的精神和政府的决策,我感受到了变化,更看到了希望。尽管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它在解决了,就让人内心充满欣喜和振奋。这两年大家都在提“幸福”两个字,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真切地希望这个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也以幸福的名义,铭记我的两次创作——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责任编辑:刘慧

热词:

  • 感受变化
  • 怎么解决
  • 分配
  • 不公
  • 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