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问:你觉得你起诉的话,最初你的心里是想赔偿多少损失?
朱玉明:损失啊,损失最起码也要几百万会要的,没有几百万最起码七八十万,五六十万最少了。
在案件审理中,法官也详细询问了专业人士,对《资治通鉴》的藏书情况做了调查。
陈奕:图书的这个保存要求很高,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发霉,如果过干就容易发脆,而且还有虫蛀的问题,所以普通家庭他不具备这个专业的保存图书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普通家庭能够有宋版和明版的这个《资治通鉴》的可能性不大。
一起没有标的物的特殊诉讼。价格之争从几千万到几百块钱,差异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法院会做出怎样的判决?是按宋代?明代?还是清代以后的版本来判决呢?这里是经济与法,稍后请您继续关注。
2011年6月,江苏宜兴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
邢法官:原告说我这个书值几百万,或者值几十万,或者值几万你这个要原告来举证,原告说不出那就是原告来申请鉴定,你现在的问题就是申请鉴定的条件都不成熟,作为我们法院来说,他有一个原则,还有一个叫一般价值规律,就是说无法确定这个书的情况下,我们去外围去调查一下,就是大概摸一下情况这个书大概明朝的明版的值多少钱,清朝版的值多少钱,民国时期的大概值多少钱,也能只是个大概。但是后来我们到有些文化部门啊包括图书馆去了解下来,根据行情,大概这个书值两到三百块钱一本。
朱六如承认自己当年借走的《资治通鉴》是25册,按照300元每册计算,总价值是7500元。
朱玉明:家里的经济条件确实比较差,就是上一趟北京,上一趟南京,没有几千块钱你怎么搞啊,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我已经是生意关门,现在生意都没有了,生计都不能维持下去了,完了还要发愁的,我心里面非常的恨,要去上诉,要上法院去了结这个事情,但是没钱,现在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看得出,对这个判决结果,朱玉眀还是有些不愿意接受。我在想,如果朱玉眀的书真的是宋版或者是眀版的,那岂不是亏了吗?是啊,法律解决纠纷主张的是证据,朱玉眀拿不出一片纸的佐证,法院也只能按照一般的原则来解决纠纷。我们不能苛求在三十多年前,朱家在往外借书的时候还要写下欠条或者拍下照片。但是今天,如果公民之间有此类交往,可真得留下物证,否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口无凭了。 好了观众朋友,今天的经济与法就是这些内容,感谢各位的收看,我是小雨,接下来请您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