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聚焦三农官网 >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17: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 | 手机看视频


  8.松突圆蚧

  学 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英 文 名:Pine armored scale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

  形态特征:雌虫长约0.8毫米,宽约0.7毫米,呈宽梨形,蚧壳白色,触角呈不规则的圆锥形,臀板宽而呈半圆形,硬化,虫体其余部分均为膜质。胸足3对,翅1对,前翅展约1毫米,膜质,具2条翅脉。后翅退化成为平衡棒。

  生物学特征:松突圆蚧在广东通常每年可发生5代,世代重叠,多以幼虫越冬。新孵化的幼虫在寄主植物上活跃爬行,寻到合适寄生部位后,将口针刺入植物组织内开始取食,并不再改变寄生位置。固定不动的幼虫经一段时间取食后,开始泌蜡形成介壳盖住虫体。

  地理分布:原产日本和中国台湾,现已扩散到中国的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等地。

  入侵历史:1965年日本学者在台湾采集到松突圆蚧,1980年在日本冲绳岛、先岛诸岛也发现有分布,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广东发现。它可通过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自然扩散,还可随寄主苗木、原木、盆景等的调运远距离传播。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如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受害最重。该害虫寄生在针叶基部、新抽出的嫩梢基部、新鲜球果的果鳞上及新长出的针叶中下部。它们用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组织中,吸食植物汁液,被寄生部位变色发黑、干枯或软

  烂,导致树木衰弱,严重时树冠下部的枝条先行枯死,继而上部针叶枯黄脱落,嫩梢卷曲或停止生长,最后全株枯死。一般松林受害3-5年后,即可造成成片松林枯死,因此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对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枝条、针叶和球果及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应严格禁止外运。对于受害植物材料可用松脂柴油乳剂或久效磷乳油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对蚧虫危害的松林应适当进行修枝间伐,保持冠高比为2:5,侧枝保留6轮以上,以降低虫口密度,增强树势。还可在林间释放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陆新

热词:

  • 聚焦三农
  • 外来物种入侵
  • 物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