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对手官网 >

早教到底值不值?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14: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 手机看视频


    林巨:去工商执照没有要求吗?

    曹保印:不懂得工商机构管理,有一点教育机构管理不合适。

    林巨:首先各位,工商部门也是需要很多条件,每年几百万家公司在注册,都是需要条件,

    于国富:还是应该回到严肃话题上来。我作为律师,我们现在监管也是需要法律根据,依法行政,否则的话,教育机构真来监管,罚款,依照法律哪一条、哪一款,哪个标准,第一轮辩论的时候,大家还没有讨论完一个话题,早教到底教什么,教什么没有弄清楚,标准在哪里,既然没有标准,教育机构如果监管他,监管什么。

    林巨:这是一个严肃话题,早教应该如何进行,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规范化,国家规范化就得研究清楚,这个东西怎么回事情。早教市场中国十年都不到,这个领域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我觉得我们的政府现在为什么不介入,他抱着一个非常谦虚、谨慎的态度,很多东西交给市场,因为真理是越辨越明的,在市场的氛围里面,我们介入进去,教育者,有一天一定要管理的话,他会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

    刚才于国富老师说了,我们现在连标准都没有,谈何管理。对,咱俩应该站一块,为什么?正是因为没有标准,所以才要有人出来牵头制定标准,制定标准以后,我们才能随机管理,能说让早教机构该像一群无头苍蝇到处乱转,传播的不是花蜜是毒。

    于国富:刚才林老师一直在说,我们早教机构不纳入教育机构管理,并不是没有管理,实际上作为一个注册登记机构来讲,工商部门在管理它,如果有人牵头做这个事,工商部门也可以做,并不是必须得教育部门做这个事。

    张春蔚:补充一点,首先教育是什么,第一有公益性,第二有普惠性,第三才是盈利性的,现在早教仅仅通过工商执照一个关口,走上商业盈利性,很多讨论当中,一方面讨论财政性支出对于教育占到GDP4%,对不起,最近教育部长刚刚跟国家汇报了,我们目前每年还是3.66%,正是由于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财政性的支出,能够补到教育领域太少了,只能让更多的老百姓自己花钱做早教,但是我们教育机构的讨论,已经谈到了,不仅仅是说我们免费义务教育向后面再走,北京现在能够做到12年的义务教育了,不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有一个讨论就是向前走,就是进入到学前教育领域,这个领域并不是说今后一直处于没监管的状态,也不是永远全是老百姓自己花钱来做,这个希望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当教育部门进入以后,就可以有行业指导价,那些天价,所谓皇帝价不会再出现。

    林巨:只会越来越贵,请问小学贵不贵,中学贵不贵,大学贵不贵。我想说越来越贵了,就是因为管得越来越多了,门槛越来越多了,简单。

    主持人:其实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怎么看待早教机构的问题,首先我觉得现在必须咱们弄清楚,早教机构到底是学校还是企业,比如说私立学校,我们都知道它也有盈利的行为,但是私立学校归教育部门管,早教机构到底怎么去看待,它是公司,还是学校?

    于国富:我想抢先说一下,因为什么?因为第一轮辩论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一个结论,早教机构并不是说非常必要的不可替代的机构,这一点很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说早教机构实际上只是一个补充性的一个公司,而不是像我们可以纳入义务教育序列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校,这一点很重要。刚才张老师提到的,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经费投入等等,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直接拿过来,我们教育经费投入已经不足了,如果我们再把它分到那些不必要的地方去的话,我们的教育经费就更加不足,更不利于我们去真正发展我们应该发展的教育事业。

    曹保印:刚才于老师提到我们的教育经费不足了,那是为什么呢?十年前,我们国家的政策就已经明文规定白纸黑字地规定,占GDP的4%,但直到今年也没有到,这就是钱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给大家说一个文件名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这个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政府主导的,社会辅助的,在规划中已经说学前教育机构是教育机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否认它的性质。

    曹保印:刚才于老师说早教机构不应该存在,我也觉得孩子0到3岁最好和大自然在一起,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大自然是最好的早教机构,但是问题在于什么呢?现在已经有了,我们主持人已经告诉我了,那么多的数字,已经成了一个巨额的产业,已经有无数的好孩子送进去,但是至于出来是好孩子还是破孩子,我不知道,因此来说必须得管理,我们要正视的是现实,是那一个一个好孩子。

    张春蔚:我们今天讨论是乱局,0到6岁是谈到早教机构,0到3岁是几不管地带,对不起,我在小的时候,8个月上幼儿园,那个时候基本上有这样可托付,我们现在是什么,大家越来越忙,但是孩子可去的地方越来越少,像刚才说到大自然的问题,父母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的问题,真的,这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大自然越来越少,跟父母在一起多少家庭难以企及的愿望,这样情况下不得不面对早教,早教过程当中,到底是触手可及的早教,还是天价早教,还是弃教育不顾的早教,我们的专家、教育理论应该尽早介入起跑线,每当谈起跑线,大家当作一个幌子,交给家长来完成,为什么让各体去做小白鼠,为什么一个国家把最年轻的公民置于试错的境地,让所有孩子、家长共同承担小白鼠不能承受之痛,本身我们没有真正把教育放在百年的立场上,没有作为 可以监管、重视的领域。

    林巨:张老师的话的前提是你做的是教育的对的,别人做的教育是错的。怎么可以这样看你的同行呢。你这样说话,说你的教育早教是好的,别的教育是错的,别人家是小白鼠,我们家不是小白鼠,我想跟你说,你是从业者,我尊重你,你这个场地花两万块钱,我这个场地花了十万块钱,但是我尊重你,你以自己的方式来办学,但是我想说,我一定要说,所有这个行业内从业者,对自己都是有高度自律性。

    赵云:教育部门监管有很多方面,比如说拿教师资质来讲,北京现在大型早教,非常有名的早教,选用的老师英语八级,培训两三天可以上岗,我绝对质疑他的素质,为什么?他对于早教婴幼儿和家长这方面的教育完全是没有的,空白的。所以我去查了一下关于国外的对于早教行业的一个规范,国外有专门早期教育的专业,有本科、硕士、特殊教育的一些学位,我查了一下2001年新西兰年度早期儿童教育的报告里面他有对于早期教育有一个分类,根据服务类别分类的,有幼儿园,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像刚才朱老师说的几个妈妈,几个妈妈在一起,把孩子抚养起来。还有以教育为目的,以养育为目的,比如说早期教育机构,有教育目的。第四个是儿童玩乐的中心,这个我很同意,没有说非得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因为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

    曹保印:其实有早教机构的出现还是我们人类对于儿童的重新发现。如果你们注意看历史,注意看儿童历史的话,你会发现,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没儿童这个概念,后来随着科学家、心理学家慢慢发现,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是对接的,在这个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名著,有一本叫《发现儿童》,儿童在母亲肚子里已经可以感知世界,只是鱼龙混杂,现在很多父母,说句不好听的话,无证上岗,没有基本教育常识,对儿童基本了解,开始培养孩子,怎么培养孩子不知道,即使不送到早教机构,也是做小白鼠式的培养,如果父母无证上岗,早教机构得有证上岗,而且这个证得是严格证,鱼龙混杂结果很多早教机构从业人员也是无证上岗,无证上岗父母遇到无证上岗的早教机构从业人员,造成好孩子进去之后变成了破孩子,所以我一直亲自,对于早教机构,对于所有涉及到教育机构,都应该有序管理,只是有谁出面、有谁牵头,标准怎么制定,必须得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倪杨

热词:

  • 早教
  • 到底
  • 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