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王阳明认为,宁王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再在鄱阳湖迎击,肯定能取得胜利。王阳明对宁王性格的把握非常精准,正如他所料,南昌攻陷后,宁王大军赶紧回援,王阳明便派诸将分五路迎敌:四路迎进,一路设伏,截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
二十二日,王阳明接到消息,叛军即将回师南昌。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喜忧交集。怎么说呢?喜的是拖住叛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拖住叛军的战略目的达到了;忧的是迄今为止,我的外地援兵还没到,光是江西的人,外地援兵还没到。手下还是那匆匆拼凑起来的三四万人,以民兵为主。跟叛军相比,兵力处于劣势这还不说,对手还是他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这个仗不好打,是个“硬茬”。
可是王阳明很清楚,双方的士气差别很大。他们是平叛的王师,刚刚获得大捷。叛军久攻安庆不下,士气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只要指挥得当,完全可以获胜。因而他决定不在南昌消极防守,出去跟叛军正面交锋。他的总体部署是伍文定率一部正面迎战,都指挥佘恩继后;赣州知府邢珣率军绕至叛军背后,相机发起攻击,伏击侧背,,袁州知府徐琏、临江知府戴德孺分别率领所部,为左右翼策应。
王阳明首先派出几百人的小部队,在鄱阳湖上巡行,他们的任务是干啥,作为疑兵,引诱叛军上钩,这是鱼饵,在湖边的芦苇荡里,早就埋伏好了。二十三日,叛军的前锋抵达离南昌大约三十公里的樵舍镇。他们的舟师首尾相接,遮天蔽日,真是气势汹汹,浩浩荡荡。二十四日凌晨,叛军逼近黄家渡。这时候伍文定率领部下发起攻击,但是打了没多久就退了,败了,假装败了,叛军一见很好打,立即全力追击。建功嘛,正追得高兴呢,两边的芦苇荡里突然杀声震天,伏兵四出,伍文定也率领部下转身杀来。这一通突然打击,让叛军措手不及,两千多人被斩,死了两千多人。朱宸濠没办法,只得暂且收兵后撤,并且把九江等地的部队全部调出来,不打了,先打王阳明。
次日双方再战。朱宸濠率领主力,倾巢而出。当时的水师作战,风向很重要。因为没有很强大的动力,没有发动机,主要靠风。而很不巧,风向对王阳明很不利,他们一时处于下风,有几个人后退,王阳明立即号令斩首。生死关头,伍文定战在船头上,大炮战火把他的胡须都烧了,还是岿然不动。这样一来,各路人马不敢再退了,再退就死了,拼力坚持。正打得热闹呢,王阳明的旗舰上突然悬出巨大的布条,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宁王已擒,我军勿得纵杀!
这个告示一出来,那可就热闹了。叛军一看,心里直犯嘀咕:他没有手机不能发短信,不知道真假,你消息真的假的?万一宁王果真被擒了,咱还打啥?脑子不好,有啥好坚持的,官军们一见,就不一样,就像打了强心针一样,士气大振,奋力拼杀。可巧,此时宁王的旗舰又被炮火击中,他只得再度引兵后退,准备来日再战。
来日再战可以,但是宁王他又犯了个错误。什么错误,就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错误。用铁索将船连接起来,这样确实可以加大冲击力量。他盘算得很好,很如意,但是他忘记了风向不一定对他有利,他还忘记了吸取曹操的教训。几条船连在一起,冲击力是大了,是稳了,可是一旦失火,一个船失火就等于这些船全失火,所以最怕火攻。说到底,这宁王还是没文化。没文化害死人呐。
王阳明得到探报,他决定采用万安知县王冕的建议,什么建议?火攻。随即传令准备引火工具,小船里装满芦苇,靠近叛军的船只,然后便顺风点火。
次日一早,宁王召集众人做战前动员,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让人家卖命,还下令冲锋百金,负伤千金,宁可死战有赏,正说的起劲呢,官军已经开到了。小船已经靠近贼船了,开始点火了,还有火箭接二连三地朝叛军飞去。叛军顿时乱作一团,救火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应战。你再多钱再多奖赏也没用,打着打着,宁王的副舟起火,就是预备的另外一条船起火,它不是连在一起吗,眼看就要烧到他的旗舰,这时候旗舰搁浅,走不了,走投无路,大势已去,他的嫔妃丫环纷纷投水自杀。朱宸濠见大势已去,没办法,乔装改扮打算逃走,结果被王冕活捉了。
(10)宁王之乱,王阳明从进攻南昌开始,到全面平息,前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就是一个彪炳文化史的思想家、哲学家的本事,这就是一个自称所谓的病人,废人的本事。王阳明因此而获得“大明军神” 的称号。本来,宁王之乱到此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谁曾想, 明武宗却偏偏要改成逗句,他自导自演了一曲啼笑皆非的闹剧。其目的,是让自己高兴一下。这也是明朝历史上最让人称“神”的一幕。
王阳明的神奇,他的领导人朱厚照更加神奇。王阳明平定叛乱之后,立即奏报朝廷。这时候,朱厚照已经以“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名义,率军南下平叛。大军走到涿州的时候,接到王阳明的告捷文书,但朱厚照秘而不宣,浩浩荡荡地继续南下,他想怎么干呢?他想让王阳明把朱宸濠放了,这样“总兵官朱寿”在鄱阳湖上重新抓一次,热闹热闹。这多好玩,王阳明虽然已经拿获朱宸濠,但却不敢献俘,因而朱厚照不承认有这回事儿。这可没办法,王阳明实在没办法,只好绕道赶往杭州,把朱宸濠交给谁,交给太监张永,这个人还比较正,跟王阳明的私交比较好,让张永转交。他自己按照朱厚照的意思,重新写了一份告捷文书,要添上什么,要添上内容,“奉威武大将军方略”,添这个内容,这是威武大将军的方略,我只是奉命行事,光辉是领导的。有功人员名单上还要增加朱厚照身边的很多小人,太监奸臣。
这就是古今完人、文武双全的王阳明,他的传奇人生,传奇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