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畜、家禽的养殖在这儿看来都弱爆了,各种“新、奇、特”的养殖品种就在这里给你好看!上赶着捅马蜂窝的阳朔县村民创收的同时还能品尝美味;五毒之一的巨毒蜘蛛不仅变成盘中餐还能帮你赚大钱;机灵的松鼠被驯化为萌宠惹人喜爱……千奇百怪的农产品,与各种动物的惊险接触,《每日农经》暑期特献“快乐寻宝记”,带你寻找与众不同的致富商机。
节目看点: 壁虎,是一种我们熟知的爬行类动物,夏日的深夜中,在墙上,路灯下都不难看到它们的身影。 据了解目前全国每年壁虎用量大约为20吨,每公斤干品价格约为260元,本片将详细讲述壁虎的养殖特点和其经济价值。
节目看点: 金线宽体水蛭是一种不吸血、个体大、利用价值比较高的品种。在吴江当地,这种水蛭并不是在水塘沟洼,而是无土养殖,在花园式的环境生活,而且用螺狮来做美食。水蛭在心脏病、冠心病、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广泛,金线宽体水蛭的价值尤高,市场需求量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殖。
节目看点: 大山蚁常年吸食含硒矿泉水,享林中富氧空气,食用着天然、绿色的长白山资源,故其营养成分丰富、药理价值广泛,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 近年来,吉林省靖宇县林业主管部门开始对大山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开发,目前全县现有大山蚁资源预计超过5万吨,年产值近千万元。
节目看点: 人人都知道长白山产人参,是药中瑰宝。可是您知道另外一种动物吗?它的药用价值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它就是产于长白山山麓的大山蚁。 大山蚁学名北方蚁,也叫红腰带红蚂蚁,是长白山红蚂蚁中个大、质量最好的一种,是长白山独有的珍贵药用动物。
节目看点: 在广西浦北县官垌镇,农民挖塘养鱼要看“风水”,因为当地都是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天然山泉水,用青草、瓜叶、木薯叶来养鱼,喂的淡水鱼类,以草鱼为主,其区别于其他地方产的草鱼特征是:养殖时间长,最少三到四年,个体大,一般都在六七斤以上,身体完整洁净、瘦长,呈长筒形。当地称之为“官垌鱼”。
节目看点: 小杨是这家蛇皇山庄农家乐的主管,一大早他就要开始宰蛇,准备菜肴,因为这天是周末,中午会有客人来,上餐桌的蛇一般以王锦蛇为主,也有一些五步蛇等淘汰的毒蛇。在桃花源景区蛇类餐饮消费是这家农家乐的特色。干爆蛇肉,炖蛇汤都是这儿有名的菜肴。每年靠消费者来看蛇,玩蛇消费蛇,他的农家乐生意就很可观。
节目看点: 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平山林场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沟,可这里吸引了不少来自城市里的游客,他们来这儿的目的就是到这看松鼠。 平山林场已从最初3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年出栏量1200-1500只。并且与哈尔滨、山东、上海等地的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宠物供货关系。
节目看点: 在江苏南京的养殖基地,有人养了2万只巨毒蜘蛛,虎纹捕鸟蛛。它们来自我国广西,背上有明显的老虎斑纹,身体褐色,一般长5-8厘米,有手掌那么大,是蜘蛛中的“巨人”。 节目会从蛛丝、毒液、餐饮和干品这四个方面探究它的市场。
节目看点: 马蜂又称“杀人蜂”,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但这马蜂也有优点,它是称职的森林卫士,是很多害虫的煞星。 近年来随着对胡蜂蜂毒和胡蜂蛹的研究,胡蜂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节目看点: 有个成语叫“捅马蜂窝”,本意是闯了祸或者敢于得罪厉害的人。马蜂又称为“胡蜂”或“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长螫针。 在广西省桂林市的阳朔县,许多村民就爱捅马蜂窝,而且用它来赚钱。